长平之战双方战略战术评析

作者: 文科生阵线 | 来源:发表于2017-03-07 22:00 被阅读569次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最重大的决战,没有之一。原因有三:第一,规模巨大,秦赵双方都是以举国之力投入作战,双方参战的总兵力将近一百万;第二,损失很大,双方伤亡的总兵力高达六十万,而且长达三年的对峙极大地消耗了双方的国力;第三,影响巨大,赵国战败,再也无力与秦抗衡,秦统一六国由一个实力的问题变成了一个时间的问题。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较为详尽地刻画了这场大决战,下面我们结合本剧所提供的史料对决战双方的战略战术进行解析和评价。

    战略

    在该战中,秦国的目标是很明确的:一是要拿下长平,二是要毁灭赵国的军力。相比之下,后者才是重点,原因如下。

    自秦孝公开始,秦国的目标就在于统一天下。到了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已经是天下最强国,统一显得更加的迫切和现实。早在长平战前,秦国国相范睢就对秦国东出的战略提出了两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外交上“远交近攻”,军事上“攻人为上,攻城为下”。

    “远交近攻”解决了攻击六国的次序问题,避免了毫无头绪地乱打的盲目状态。而且,攻击邻近的地方便于后勤补给,也容易保存胜利果实。

    相比之下,“攻人为上,攻城为下”则显得更为激进。

    春秋时候,周礼尚存,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按照礼让、文明的方式进行的,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对方和天下诸侯的认可,而不在于攻占土地和人口,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宋襄公礼让楚军过河后再开战,世人皆笑襄公假仁义,但是却也符合春秋时期的战争规则。

    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写了一篇《孙子兵法》,该书开篇即道:兵者,诡道也。引起轰动,从此,兵不厌诈有了理论依据,开始风行起来。

    战国时期,文明的战争形式和规则已不复存在,战争的目的也由争霸变成了兼并,即战争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是要获取对方的城池和人口;战争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再是虚名,因此在一场战争结束后,军事战报上总是会出现占领对方多少座城池的记录。

    而范睢的军事方针则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最终把战争的焦点指向了“人”这个核心的问题,标志着秦国的战争思想最终走向成熟,也标志着纷争了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将以极其残酷的方式落下帷幕。

    在冷兵器时代,相比于土地和城池,人才是最宝贵的战争资源。而且人这种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是再生的速度十分缓慢,按照十六岁的征兵标准,每一代新兵的生长周期就是十六年,这太漫长了。因此,在短时间内人就是非可再生资源,损兵一万则国弱一分,损兵十万则国力大衰,损兵四十万则国家崩溃。相比之下,城池和土地虽然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却是可以无限重复消耗的。

    长平之战中,攻人为上,毁其军力的思想得到了首次大规模的运用,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大大地推进了秦统一战争的步伐。

    从战略方面讲,赵国方面就差远了。首先从国力上比,赵国弱于秦,不具备吞并天下的实力;其次,此时的赵国没有一位战略大师,只有一名没有英武之气的赵王、门客众多而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的平原君以及几名还算会打仗的将军。因而,从国力上和领导团队的能力上,赵国已经落后了一大截,也就决定了其战略目标是很单纯的,那就是退却秦军,最好的结局是赵国不损一兵一卒,秦军自行退去。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廉颇的防守方案变成了一个必然性的选择,只不过最后的事实却证明这个抉择是灾难性的。

    战术

    由于是赵军率先进攻的,而秦军的作战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赵军的方案而制定的,那么我们就先从赵军的战术展开分析。

    赵括的战法就两点:一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二是强调攻势的迅猛。这两点是有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托的,所以不能说赵括是瞎指挥。就现实而言,秦赵长平对持已有三年,双方都处于疲惫的状态,秦军必定有所懈怠,此时对其进行攻击,可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其二,既然处于懈怠状态,那么此时秦军的防备也是最为薄弱的;假若赵军以最强之攻势对战秦军最弱之守势就会形成最大的力量差,也最容易取得胜利。所以赵括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具体上,赵军分两步进军,首先以大规模骑兵率先进攻,待击退敌人后,再以四十万主力倾泻而下,直捣秦军大营,一举击破秦军,从而夺取胜利。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特别的大胆,简直是太大胆了。如果不讲其他的因素,这个作战方案是没有问题的,很符合兵书上的理论,一旦成功必将满载而归。但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在这个时候,赵括知兵书而缺乏实战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考虑问题不全面,只抓主干,忽略细节。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全军覆没的后果。

    首先是地形。赵括在战前与下属谈论兵法,发问如果赵军陷入围地和死地该怎么办,但下属认为赵军不会陷这两种境地,原因在于秦赵两军军力相当,当然了赵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兵书上说“十则围之”,然而在实际的战例中,十倍而围之的情形是很少见的。最常见的就是在兵力远不及对方十倍的情况下,把敌军引入围地,依托地形,对敌军进行围困。而长平的地势恰恰给了赵军被围歼的可能性。

    其次,四十万大军倾力而出,万一被断了退路怎么办,赵括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当然,他并不认为自己需要退却,而等待他的则只有最后的胜利。

    其三,秦军逃跑时会不会是佯败,赵括有没有想过?当然,他还是天真地认为自己真的打败了秦军。

    再看看秦军方面。此战一定要拿下常平,但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围歼全部赵军,毁其军力,这样才能彻底打垮赵国。所以,白起早早地就布置了一个口袋,引全部赵军入围。具体战法也分为两步,首先是秦军佯装败退,将赵军引入泫氏谷底,其次派军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此外,他还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战法,由于缺乏粮食,赵军必然会不战而败,如此,赵军在围地被围困了数十日后,粮尽援绝,被迫投降。

    从决战的结果来看,由于战术运用得当,秦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而赵军非但没能打退秦军保住长平,连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也丢完了,可谓是大败亏输。

    【本文由“文科生阵线”发布,2017年03月07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edf78cfd1d1:不错😊
      • 二瓜爱吃瓜:很喜欢历史
      • 神马爱浮云:赵括被后人奉为反面典型跟张学良被中学历史定为民族英雄是一样的笑话,就拿白起来说,最后不也是死在范雎的计谋之下么,战争有时也靠运气。张灵甫当年想中心开花,一旦成功还轮的着粟裕被神化么,十倍于人的兵力都没把握打赢还好意思说是战神呢。历史人物在当时的选择都是基于最好的方案,对错却被后人乱加评论,要是在天有灵想想真是可悲。
      • 乐英明:此战在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 坑杀赵军对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意义
      • 拾零录:长平之战,惊世骇俗!
      • b13b81f26a5c:大军团作战战役全局上的失败通常源于战术上的失败,失败方往往是局部失利导致全局崩盘,此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研究讨论了长平之战双方的战役目的和布势筹划,有一定的见地。但是,可能由于史料缺乏的问题,在一些具体的特别是战术层面研究不够,特别是没有回答一系列关键问题,就是赵军有取胜的可能性吗,有更好的战役战术选择吗,赵括真的错了吗?这个值得研究
        文科生阵线:嗯,史料不仅少而且还存在争议,比如赵军骑兵有没有参战都是一个疑问,所以也只能依据剧情中提供的一些史料作为参考,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 d040688780ae:赵输在后勤补给。
        文科生阵线:@最后一个匈奴 如果当初趁秦军只有十万人的时候,赵军放手一搏,没准就赢了。
        b13b81f26a5c:@老礼同志 而且从战略角度来看,占据了汉中川蜀的秦国,战争潜力和生产力都高于关东五国,时间对秦国有利,赵国在长平之战时尚有能力和秦国放手一搏,胜负难料,再等等就连扳手腕的机会都没有了,赵国也是情非得已,长平之战对秦国来说只要不是大败动摇国本,统一六国在我看来是迟早之事,除非秦国自己内乱或者是匈奴提前统一东胡诸部南下中原。
        b13b81f26a5c:@老礼同志 其实是国力总比拼输了,长平之战赵军属于内线作战,补给线较秦军短,但是拖了三年后赵国自己也拖不起了,赵王和手下也不都是傻子,廉颇的疲敌之计是双刃剑无奈之举,但是赵国也是强弩之末挺不下去,最后只好showhade了,搏一把而已。当然秦国也是惨胜,从纯功利的角度来说赵国联合关东诸国可能能胜长平之战,但是其他五国不可能于力赵国,因为长平之战的实质上是解决谁统一六国的问题,秦赢了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赵赢了估计就是赵国统一六国了,所以其余五国大都乐于见到二者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不过秦国损失确实很小,运气逆天。

      本文标题:长平之战双方战略战术评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jv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