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60887/68a9f64afb828956.jpg)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里的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
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
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
本作:有眼不识荆山玉。
荆,指古代楚国或楚地;
荆山玉,指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
4、不到黄河不死心。
本是:不到乌江不死心。
乌江,今名乌江浦,在安徽省和县东北,是项羽自刎的地方。
后来讹变为:不到黄河不死心,
将乌江换成了黄河,使人无从索解。
5、狗屁不通
有种说法是该成语原是:狗皮不通。
因为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
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
清代小说中“放狗屁”一词已十分常见,
所以这点说法当趣话来看就好。
6、无奸不商
原是:无尖不商,
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
故有:升斗小民之说。
也就是说古时候开粮行、
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
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
所以叫无尖不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