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父亲离开,母亲成了特别苦的那个人。
今儿上午,弟弟走了,母亲要我们陪着去看望了她的闺蜜,一个和她一样进入老景的女人。
那位阿姨三次中风,行走不便,说话不清,日子过得特别苦。
阿姨的儿子来着汽车修理铺,儿媳流产,在过着小月子,儿子一边工作,一边照顾。
阿姨的老公是个木匠,也是个精神有些问题的人,日日不做木匠活的时候,就是睡觉,然后把家里能吃的全吃了,不顾孩子,也不顾阿姨。
阿姨的女儿遗传了姨夫的精神问题,日子过得乱七八糟。
阿姨中风之后,言不能语,路不能走,女儿却是再也不肯回来,更别提把母亲节去住几天了。
阿姨说话不太清楚,但是也听得懂。
儿子生活的艰难,女儿家庭的处境,阿姨似乎估计不到,只在意自己的身体不便,需要人照顾。
相对来说,儿子隔三差五回来,买菜,买药,做饭,洗衣,许多家务活从来没有厌烦过。
可是,因为有修车铺要忙碌,不能日日守在她身边,这一点阿姨但是体谅的,说儿子不容易,说儿媳有些不太爱干活,很娇气。
这些话是不应该说出来的,被儿子或者儿媳听到了,心里的怨气肯定是加倍滋生的。
可是,阿姨在母亲面前说这话,一点都不顾及。
母亲很是忧心闺蜜的处境,极力安慰阿姨:“我们过的是孩子,你这样的话令孩子多么无奈,以后千万别再说了!”
阿姨说,等到凉快些,就给女儿打电话,要去女儿家住一段日子,让女儿照顾一下自己。
母亲问她:“人家家里人多,婆子都八十多了,也是不容易,她没有喊你去,你还是不去为好,要不然,闺女难做啊!”
阿姨说:“我不管,我就要她伺候我!天热了,我不去,天冷了,我就给她打电话,让她来接我去她家里住一段时间。”
阿姨如此说,母亲很是无奈,只能退一步说:“你想去,一定先和闺女打电话商量好,人家不同意,可千万别倔着非去,那样让闺女的日子不好过,人也不好做。”
阿姨眼泪一嘟噜一嘟噜往外涌,拿着袖子一个劲儿擦,可怎么都擦不掉往外涌的眼泪。
母亲看着我和妹妹:“看看老了多难!”
阿姨的面前放着一辆小推车,前年两个有轮子,后面两个没有轮子,四个轮子中间,有一块板子,可以坐上去。
阿姨每天就是靠着这个活动着,推着这个小推车,在有限的范围内挪动步子,也算做简单的运动了。
阿姨说:“我现在不挑食,人家做啥我吃啥,就是一碗屎端来我也会吃。”
这话听得人心酸,姨夫也是七十开外的人,还有着精神问题,能够做一碗饭出来,端到阿姨面前,这样的行为,已经称得上很厉害了!
阿姨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很宽容地说,就是一碗屎端来,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
告别阿姨阿姨回家,在路上,母亲不断地哀叹,阿姨的日子过得很苦。
有儿子过得艰难,有女儿形同虚设,有个老伴又不知道疼惜自己。
中风的阿姨依靠儿子吃药,依靠老伴照顾,药吃的有一搭没一搭,要不然怎么会有三次中风!
阿姨要强了一辈子,临到老景之时,如此凄凉无助。
不知道还有几次机会能够再见到阿姨?不知道还有几次机会能够和阿姨一起唠唠生活的苦辣酸甜?
阿姨是母亲的闺蜜,和母亲做了一辈子的好友,临到生命的尾声,想见母亲一面都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