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就是是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为自己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然后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拆书是要记得书里的内容么?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了书,记不住,就会多读几遍。其实如果你读不懂或记不住,要点不在于逼着自己读上十遍,或者用各种记忆法快速阅读法,把一本书更好地记忆,而在于你如何更好地学以致用。
如果你能够把书中内容与自己的问题结合起来,去思考自己的问题,那么对你来说就不会存在记不住的问题。
书是我们的老师,这句话对么?
在打开书之前,最好先明确我们的目的,这一次是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自己为中心?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把书当老师,而应该把书当医生。如果“把书当老师”,也许老师的重点,在你看来就是你的重点。而自我导向的学习,是把书当医生。
自我导向的看书,不是从头看到尾,不是去看这本书的重点,那是作者最擅长,对你来说不见得是最有效果的。从前习惯了把书当老师,今后我们要努力把书当医生。
今天告诉大家拆书学习法之一——便签读书法。
之前我们有价值的语句会下划线,会摘抄。现在我们可以这么做:
拿出三张便签来:
第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相关信息
I是interpretion,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只有你理解了这段话,才能做到哦。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比摘抄原文认知资源,高出10倍、100倍以上,你的印象也会深10倍以上。
第二张:A1便签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曾经见或听到过的类似的、相关的、差不多的事。越具体越好,把它写出来,也就是我的经验,我的实际案例。
第三张:A2便签 ——规划应用
我能实现什么目标,以及结合它我具体要做什么样的行动步骤,把它用清单列出来。
小建议:便签贴到显眼的地方。
因为药方开出来了就得吃药,直到上面的行动实践了。目标实现了,就可以贴回到书中。
拆书就是把书拆为己用,把薄书读厚。也是为自己解决问题,为自己提升能力,带来价值。
总结就是一句话:把自己当病人,把书当医生,把标签当作药方,药到病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