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醒来发现#王传君拒绝宋丹丹的提议#这一话题仍挂在文娱榜。它自带热度,告诉我们日常拒绝的力量很微小,但只需要一点点就能成为焦点。
起因是某综艺节目被剪辑的一分钟视频里,年长的女性宋丹丹提议在场的人参与晚会,自行组队表演节目,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和交流。年轻的小伙王传君即场表示拒绝,说“不”。在场的人表情各异,明显通过肢体语言的有两位,鼓掌以示赞同。后面被问及原因,理由是陌生人还没到熟络的时候,表演仓促又尴尬,无法参与。
这个视频之所以成为热点,皆因他们身后的标签。但我今天打算将他们身上的标签弱化,就以一个长辈和小辈,主持人和参与者,上司和下属但关系去论述“拒绝”这个话题。说“不”,究竟需要多少勇气。
一、长辈与小辈
若论最不讨喜的一件事,莫过于逢年过节突然被要求到人前朗诵一首诗、唱一首歌、跳一支舞。没有记忆还好,一旦拥有记忆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逆反心理是“蹭蹭蹭”地上升。
乐于开玩笑的长辈出于热络气氛的需求,鼓动小辈献艺。小辈若答应了还好,但心里不乐意时就会转过头问父母。然而父母若站在小辈立场有询问还好,坏就坏在父母“伙同”其他的长辈一起鼓动小辈。
这糟糕的记忆就会从那一刻开始。公众场合为了逗长辈们一乐,心理学名词——讨好型人格就这样诞生了,从生活这些小事开始。
二、上司与下属
进入职场,上司听闻你有点才艺。为了活络气氛,点名要你表演节目助兴。就拿前几年有个著名的饭局,席间就有某大导演点名女主角跳一支舞“助兴”。在互联网的记忆里,是沸沸扬扬的闹了好一阵子。
最难受的莫过于你不来点节目“助兴”,上司就会甩脸说你扫兴。可怕的是你接受了,日后的饭局都会留下你的歌声、舞姿。甚至会演变成职场记忆点,饭局里的余兴节目嘉宾。如果你乐意展示自己的特长,那就是加分点。如果本来就靠才华行走江湖的,瞬间就变成卖艺的。
三、主持人和嘉宾
说回视频缘起的那档综艺节目,宋丹丹和王传君是构得上主持人和嘉宾的关系。主持人尽职抛出话柄活络气氛,嘉宾接力配合。两者互动回应综艺主题,带动节目节奏,呈现节目效果,这样的结果应该是美好的。
可惜的是现下的综艺节目是拉一堆人放在节目面前,没有前奏互动就直接要求热络。像极了前面提及的长辈与小辈,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但在镜头面前敢说“不”,这年轻的小伙王传君带给节目的是另一个效果。
我甚至不敢想若换了是自己的话,究竟敢不敢即场说“不”。逆反心理我有,讨好型人格我有,可是我究竟需要存多少勇气才敢说“不”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只能乐观地想等这个道理践行了,普及了,尊重应该就会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