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是一个大家都要去完成任务的地方,因此沟通必须要明确,有目的性,并且能推动问题的解决。这时候,你会发现,有说服力的沟通和没有说服力的沟通,最后的效果有十万八千里。
有说服力的沟通需要遵循以下的三个原则:第一,积极主动的姿态;第二,站在对方的角度或高度说话;第三,设计和控制。
首先,积极主动的姿态,指的是,沟通的时候需要能抱有“我能帮什么忙”的心态,而不是消极应对。
举个例子,当你去求兄弟部门进行一项业务配合时,对方抱怨之前的一项工作并没有特别好的反馈。而这项工作并不是你做的,这时候,你可以满脸委屈,说这个事情跟我无关,继续说自己的诉求。也可以用更加积极的姿态,抱着解决对方困惑的心态说,“这件事是我另一个同事负责的,我来帮忙问下结果的情况”,我想等你把这件事问清楚,再说自己的诉求,对方肯定会有更配合的答复。
其次,沟通需要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或高度说话。因为职场势差的存在,不管你怎么认为道理在自己这边,对方往往就是在职位、经验上比你高,或者和你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在职场上说服别人的过程,要求你从一开始,就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点出对方的利益相关。
举个例子,现在你手头的事情很多,你觉得忙不过来,而上级又给你安排了一项工作。这个时候,你可以面露难色,选择直接说,“我这边事情太多了,可能忙不过来”,直接拒绝。也可以,站在上司的角度,去想这件事对于我们的整个业务有什么作用,是否可以通过排优先级的方式,把业务进行精简后,再安排。
再比如,要谈一个和公司内部部门合作的业务,需要去帮助对方思考,他们能从合作中获得什么,再去推动业务合作,而不是直接去提自己的诉求,这样通常会因为利益不一致,而谈不成合作。
最后,说下设计和控制。职场沟通必须要有效率,因此对于沟通过程必须进行设计和控制。设计,是指沟通前,就会对方的核心诉求,遇到的困难、可能产生的疑问进行思考;控制,则是在沟通中争取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沟通的方向。
在职场上,你需要勇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改变面对“职场势差”时不敢说话,或者不知道怎么去说的习惯。职场上,成为别人说什么都说“好”的好好先生,也就意味着你成为了一个不重要的人。
职场,本质是围绕着资源分配进行的合作分工。越能够调动资源的人,越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如果你什么都说“好”,也就意味着在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可以不需要你了;因为你没有能力为组织创造额外的价值。
而根据以往人的工作经验,职场中,升迁快的,往往就是那些在每天不断发生的沟通中,能够说服别人进行资源整合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