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子学校的要求,从今天开始,我又翻出了书架上尘封已久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这还是女儿小的时候买的。
今天,就从“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开始。如今,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都有一些让孩子们“非礼勿视”的存在,所以这也是马上进入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急需补上的一课。
首先,《弟子规》中讲“斗闹场,绝勿近”,说的是教育慎于始,从小要引导孩子不去那些容易引起争斗的地方。
打架斗殴容易被伤害到,而且因为孩子身心尚幼,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有限,对别人的诱惑难以抗拒,容易被人所利用,也容易染污心灵,故此,这里用到“绝”,没有商量的余地,绝对不能进入,远离这些是非之地。
《论语•颜渊》中也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都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被染污,护住身心的健康。
其次,“邪僻事,绝勿问”是保护内心的清净,不受到外界不善信息的染污,对不正当的事情一定要断绝,做到不听不闻、不好奇追问。
孩子的身心处于发育阶段,一定要减少不良信息对心灵的污染。比如暴力、色情等方面的书籍、视频等,这是提醒我们家长要有高度的警觉性,要注意引导,对孩子阅读的书籍,家长要先把关,最好是先行阅读,确认内容健康才给孩子阅读,让孩子懂得哪些书是可以阅读的,哪些是绝对不能看的。
从小懂得掌握准则,与人相处时就懂得分寸,不会乱看影响身心健康的读本,也不会去参与这方面的谈论,所以家长要有高度的警觉性。
《论语·述而》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践行这句“邪僻事,绝勿问”,进而提升孩子远离染污的能力,护住身心的健康。
《弟子规》作为古代育儿的经典,从点滴细处教育孩子洁身自好,正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当从我们自身做起,认真学习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