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曾经有研究者对5-6岁的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却令人吃惊:脾气坏占15.72%,性格古怪占4.84%,神经质占28.33%,行为问题占9.02%,社会交往不良占2.86%,情绪障碍占10.33%,低能占0.66%。此外还有偏食、言语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强迫现象等等。那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因为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过分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智力教育,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关研究人员对孩子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
育儿专家冯国强: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的时候是突发事件造成的,大多数的情况都是一段时间内,有一些问题逐渐积累造成的。比如说:围产期大脑受过损伤,这是生理原因。更多的情况是在孩子心理发育的过程当中,他遇到社会适应或人际交往过程中有许多心理的冲突和矛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问题。时间长了没有及时地解决就有可能发生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
调查还发现,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的三种。第一种发生在围产期,孕期母亲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腹部外伤,小孩出生时窒息缺氧,难产或产伤。第二种是缺少幼儿园正规教育,家居的孩子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第三种是家庭环境因素。
育儿专家冯国强:我们现在多数独生子女都是几个家长带,甚至是老少三代一起生活,每一个家长的不同态度、对待孩子的不同方式、不同原则,经常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时间长了或者矛盾加大了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这些原因中,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首先:不和睦家庭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其次:教育方法不当。一种是对孩子滋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使孩子变得胆怯和抑郁。还有: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和家长之间育儿方法、要求、态度的不一致,使幼儿有恃无恐或无所适从。那么,如何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呢?
育儿专家冯国强:我觉得一是要家长重视这件事情。我们每天看到孩子的时候,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吃、喝、玩、睡觉及其他的生活能力发展,事情虽小但背后却都隐藏着心理问题。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学一些关于孩子成长方面的科学育儿的知识,还要多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在遇到一些矛盾的时候最好能读点儿书或者请教专家及时地把问题解决。大多数的心理问题发生都是一个过程,如果在小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了,一般都不会造成坏的影响。
家长应根据幼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应了解一些婴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如果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严重的要去医院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