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
古语有云:读书以明志,读书以明智,读书以明理,读书以明德。
古语亦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其实,纵关古往今来名篇名言,夸赞读书大用的诗词名言数不胜数,理不尽的大益大用,说不完的大美大好。似乎只要读书,只有读书,你才能不浅陋不卑怯。
不过,似乎是为了中和上述言论,如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什么标题“北大博士给初中辍学者打工”,什么“我不读书依然开上了奔驰宝马”,一度还得到不少人的认可。
想好好驳一次这种病态的价值观。
教育的意义,我们可谈精神,可谈物质,北大博士给初中辍学者打工,当然了,这句的普遍观点是从社会的物质角度出发,前者读了那么多年书,反倒物质条件,社会地位不如后者,这其实是典型的half truth,在每个层级群体里,都有满足一个正态分布曲线的构成,平均值的占有比例最高,分别向两头递减,这标题使用的博士群体的最小值与初中辍学群体里的最大值做比较,在任何一个层级里,都会有的突变的发生可能,比例很小,但是存在,而我们就用这种凭机遇凭概率的小概率事件来以偏概全,大肆散布反智思想,细细思来,是否滑天下之大稽。
再言“不读书也能开奔驰坐宝马”,这句话是把发言人自己的价值观囊括在里面的,开奔驰坐宝马便是其人生理想,这样物质肤浅,便是人生终极,是不是活得太浅陋了些,况且,阅读和学习真正带来的,不仅是物质,还是更高层的生命体验,你弄懂了人类起源,你理清了历史长河,你算出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你明白了圆锥曲线,对,他们对我们的物质条件没有构成直接收益,不过,你已经看了一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好风景。
我们划开消极,负面言论,用一种理性的姿态来谈谈阅读与生活。
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里载体遍布,真理触手可及。
书籍,我们把他划归到一种广义来讲,就是一种思想,知识,真理,智慧的载体,其意义在于承载,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很客观的存在,而主观性取决于编书人与阅读人,作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知识,自己的经验都凝结与书中,而如何解读,就要靠阅读者自己来考量,因此,从客体出发,生活中的载体就多了去了,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大书,如何解读的深度就在我我们自己的把握了,有的人活得通透,那就是把生活这件事解读得好,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具象一点的划归,kindle阅读器,手机,电脑,都可以成为像书本一样的知识,思想载体,只要你有一颗求知之心,条条大路通罗马,自然可以接近,拥抱真理。
一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提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便捷,巨大的信息量却也充斥着生活,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们也不能对书本抱一种盲目迷信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认知和理解方为最佳,一如书籍质量良莠不齐,黄色书籍也是书籍,可他产生的作用确是对人身心的毒害,同时也有不少具有误导性和煽动性的信息,例如,《人民日报》前段时间刚发布的新闻:在微博中我们了解到四川一位12岁小学生遭到老师侵害,一时间,网络正义铺天盖地,老师遭受着所有人的谴责,可当警方深入调查了解真相之后确是老师被人冤枉,可在洗冤之前这段日子却过得生不如死,而始作俑者便是大多数为正义发声的普通公民,这件事里我们可以反思的有很多,如何阅读,如何筛选信息,如何把握自己和时代,这才是我们真正阅读的意义与目的。
古往今来,不乏具有理想浪漫主义的青年人在人生解读中饱含对书籍与知识的挚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么读书,要么行路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一直在路上”多浪漫呀,像一个行者一样去生活,一方面,阅读着我们生活的这世界的微妙,一方面,小心翼翼的记录着他们,阅读与写作历来都是双生子,两件事都内化与生活时,会有享不尽的物外之趣。本身,阅读的过程就像经历着一场跋涉,每当让我描述阅读的具体内涵时,脑袋里总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笃行者,穿过千峰 ,踏遍万水,依然坚持跋涉,直指更高的山峰,虽是越行越苦,可脚下的步伐却越来越笃定。其实,经历过山高水远,看过高山顶上的风光,不会觉累,并且这一路的回忆已是甘甜,慢慢地,这种通过一定的精力一定辛苦获取真知的过程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你沉浸其中,只管享用拥抱真知时给你内心带来的祥和,宁静与美好。
论读书
享受文学才是对文学最大的爱。
——知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