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听到这句话时,一下子就被戳中了,真是非常智慧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话。
是呀,对抗的情绪于事情的推进有什么意义呢?但有对抗的实力可就不同了,实力是你最好的依傍,是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人的底气。一时兴起的行为,其后续的种种都需要自己买单,一时的情绪上头,需要支付更大的成本。
这种典型的社会逻辑,要尽早植入到家庭系统中来,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家里教得好,孩子的表现就稳定、出色,家长省心省力。
很常见的,孩子会用情绪威胁父母。碰到想买的玩具,妈妈说家里类似的玩具很多,先不买。孩子发脾气一定要。这时,他有对抗的实力吗?他能自己买吗?显然不是,只有对抗的情绪。像这样情绪被喂养大了的孩子,父母就失去了亲子关系中的主动权,走向更大的对抗是必然。
再比如,听到别人喋喋不休,我们对他的抱怨有感觉,觉得烦。看不惯别人身上的地方,自己身上一定有。
一、我意识里有这颗种子,曾经做过抱怨他人的事情,今日种子显化了结果。了解了因果,从因上戒除就是。
二、对他这个人有对抗情绪。
这里需要做出区分:
有对抗的情绪,但有对抗的实力吗?
有的话,就随意怼,反正任何后果自己都可以承担,放心大胆怼,只图自己舒坦,把对抗情绪释放掉。
没有的话,就得好好斟酌自己的言行,对方会有什么反馈。最好先自行化解情绪,不然可能被怼回,引发冲突。
社会复杂人心难测,很多的暴力冲突就源于对情绪的控制力不足。
把孩子从小训练好,当他走上社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谦逊、有礼,即使遇上负面事件,也可以凭实力或稳定的情绪好好解决。因为,“有对抗的实力,不要有对抗的情绪”这个信念,早已刻在他的潜意识里,伴随他成长。也训练自己,任何时候,把增长实力放在第一位。
过于情绪化,伴随的是危险。
和情绪和解,把用在情绪上的时间去增长实力。这样一增一减,高下立现。
愿我们都拥有对抗的实力,却无对抗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