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游随笔专栏想法摄影
文化传承——西宁学宫

文化传承——西宁学宫

作者: 换个昵称更好耍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18:09 被阅读0次

古代与现代的融合,旧学宫,新学校。

西宁学宫建在郁南县建成镇,于万历六年(1578年)兴建,万历八年(1580年)完工,从建成至今,已有四百四十多年历史。

建在郁南县建城镇,为什么叫西宁学宫?经查古史,明代万历四年,两广总督凌云翼率军到罗旁(现为郁南县建成镇下设的社区,明代时,罗旁是瑶族主要聚居之地,东界新兴,南连阳春,西抵广西玉林、岑溪,北尽西江),征缴叛乱。万历五年,叛乱平复后,在此建州设县,于是设罗定州,罗定州东、西两面各置一县,东为东安县(即今日的云安区、云城区),西为西宁县(即今日的郁南县),意为“东西安宁”之意。

一进去学宫的半月形水池称为“泮池”,意为“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古代有“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中间有一座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后有一门,可惜因时间久远,已看不清名字,不知是否是大成门。

泮池右边有一园,名为“儒园”,甚是雅趣。

学校内有一鸳鸯树,白兰和黄皮树相依相伴,共同成长,也是一妙处,其中白兰有两百四十年了。

途径此地,虽能看到原来西宁学宫的一点风韵,但也只能是浅薄的皮毛,可惜这段历史未能在这里有详细记载,询问学生也没能说出一二,只能在网上搜寻少许,这段历史文化、这座文化古镇是否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 诗词歌赋上的万和宫】游万和宫(二)

    如果说“和”文化是中华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核心与符号,那么万和宫就是“和”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与弘扬的...

  • 【诗词歌赋上的万和宫】游万和宫(一)

    如果说“和”文化是中华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核心与符号,那么万和宫就是“和”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与弘扬的承...

  • 练字 晚年的乐趣

    书法是国粹是文化,学书法是中国人的本分,传承文化又修行自己,也是养生,何乐而不为?

  • 献给孩子的本草书

    「本草博物」以“传承本草文化,弘扬博物精神”为愿景,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相融合,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思...

  • 学拓片

    学拓片 昨友邀我学拓片 今晨八点骑车赶 师生拍墨寻史料 传承文化于后人

  • 西宁-青海湖-德令哈-大茶旦-敦煌-瓜洲-张掖-西宁 环游记 (

    2017.8.19-9.1 8.19 第一天:抵达西宁。体验西宁宗教文化。住宿西宁。 住宿推荐:和悦小舍(途家)。...

  • 万和宫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万和宫成功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对万和宫传承、创新、弘扬、建设与展示中华传统和文化,坚守信仰的最好注...

  • 宫面说词

    思乡情绪漫上心头 遥望家乡 一碗宫面寄乡愁 宫面,曾经的宫廷贡品 千年的文化传承 空心有韧,面可穿针 耐火不糟,回...

  • 为什么她不想来学校?

    读书:《学记》教育智慧、《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系统正见:《文化好老师静思语》 愿心:做一名文化好老师、实践心性教育...

  • 育人目标

    读书:《学记》教育智慧、《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系统正见:《文化好老师静思语》 愿心:做一名文化好老师、实践心性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传承——西宁学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hv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