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是什么呢?
即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抗压能力、发挥的稳定性以及自信心等。
比赛输不输得起?是否能发挥出巨大的潜力?面对失败,是怎么样的反应?这些都属于心力的范畴。
一个人的心力越强,成功的概率越大。
01 一个关键词,永不向失败低头
邓亚萍是中国乒乓球大满贯第一人,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18次世界冠军得主。
24岁时巅峰退役,2001年代表国家做深奥演讲,2008年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这样精彩的人生,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苦楚。
邓亚萍喜欢打乒乓球,但因为个子太矮,8岁时被省队拒绝,13岁时被国家队拒绝。
国家队5个教练中,有4个都反对收她。
面对外界质疑和难以想象的压力时,邓亚萍从没退缩,始终不认输。
她认为,情况对自己越不利,越能造就出更强大的自己,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成长型思维。
即犯错时,不要说“我犯错了”,而应该说“犯错可以让我变得更好”。
遇到困难时,不要说“我不会”,而应该说“我可以学”。
工作中条理不清晰时,加一个关键词yet(暂时的,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我的工作条理不清晰,怎么办?练呗!
这种正向的自我暗示,可以让我们从负面的思维中,找到成长的空间。
在人生的长河中,没有谁一生下来,什么都会,永远保持学习的劲头,只要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你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永远前进,永不止步,只有你才是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02 列挑战清单,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什么是挑战清单呢?
即在重大事件开始前,先给自己定一个有难度和挑战的目标,以此测试自己的状态。
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地累积自己的自信心。
当一个人遇事,有强烈的自信心时,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让自己的状态不受任何影响。
我现在写作就是如此,每天早晨,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先花15~30分钟,思考当天的文章主题,以及框架。
若想出来了,就觉得今天的状态不错,之后带孩子、诵读经典、运动等都觉得欢愉和顺心。
若没有想出来,也没事,这就是自己的日常嘛!接下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对自己的状态不会有丝毫影响。
总之,不管是做到了,还是没有做到,都没有一种状况是失败的。
做一些难而正确且具有挑战的事情,不管结果如何,让自己始终保持在自信循环的状态,便足矣!
03 保持平常心,把注意力放在做事上
比赛时,你想赢;汇报工作时,你想获得领导的赞扬;面试时,你想得到面试官的青睐......
于是,你在内心深处给自己打气: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行!
可有时候,这样的话说多了,反而会自我质疑:凭什么你是最棒的?
尤其是当期待的结果与现实不一致时,就会觉得是自己辜负了自己。
这种自我否定的心态,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让人一蹶不振。
归根结底,是因为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
邓亚萍说,自己在好几次比赛中,都因为紧张,没法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这时,教练没有哄她,说她是最棒的,也没有说,让她专心打球,而是云淡风轻地说:“跟训练一样打就好”。
神奇的是,听完这句话后,邓亚萍的状态竟然出奇的好。
为什么这句话,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因为训练时,运动员都会思考,如何打好每一个球,而不是像比赛时一样,想着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即保持平常心,对过程打气,而不要给结果打气。
俗话说:“自我激励时,不要想一步到位,而应该关注过程。”
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当你用心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时,结果自然不会太差,这也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原因。
写在最后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的,除了长期的坚持外,技力和心力至关重要。
一流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能通过长期积累锤炼而成。
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步履不停,坚定内心,去迎接更大的人生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