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最安静的角落是图书馆,也是我心里那家忘不掉的咖啡馆。馆书馆充满着最活跃的思想,咖啡馆却是治愈七情六欲的良药。
图书馆里千千万万的书,它在我心里就是最富有的地方,它保存着上下五千年来文明的火种,滋养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那家咖啡馆却是心里最具有诗意浪漫情怀的地方,它能装下我所有的孤独和忧伤,赐我内心深处的宁静。
它们都是我休憩心灵的桃花源。但它们的差异是,图书馆在每个地方都能轻易找到,男女老少爱书的都能在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那家咖啡馆那样的布局,那样予人以宁静诗意的地方,我遍寻不到。
有人问我,理想中的事业是什么?我的理想最想开一家图书咖啡馆,就是我的图书馆里的咖啡馆,书看累了,去它的中心寻一杯适合自己的咖啡、花茶,果汁或红酒,都是可以的。
或者也可以寻一本书咖啡馆里安安静静的坐着看,一杯花茶,一本书,一米阳光,当然你也可以有支笔和一个本子,安安心心创作属于你的文字,创作属于你的小说,而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小说,希望有天我能读到,你在这家店创作的属于你自己的小说,我想我是幸福的。
但是我对梦想中的图书咖啡馆始终都只是模糊的概念,因此我得到处跑去图书馆找感觉。
记得跑了两次鹤山路新华书店,但是它对书的收集差强人异,书藏不够全面丰富。每次要的书都没有,也有种杂乱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盘点,盘点而拨乱了书籍倒是可以理解。只是与我想象的书店差远了点,那两次去竟没有看书的人。
店里员工告诉我,去宝龙广场新华书店呗,那里是总店书籍齐全。于是满怀希望的去。走的脚疼了,走了好久才找到新华书店,结果,走近了,今日盘点,购买书本请明天来。
这好像你满怀期待的看着盘里煮熟的鸭子飞了,难受吗?难受也得忍着。漫无目的的走着,我不知道能走到哪儿去,只能走到哪儿算哪儿。
当走到心心念念的冰雪蜜城前,早就想要喝一杯属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却没有兴致了。也许心境变了,也许只因我是个怀旧的人。
总还是觉得以前的味道才是最令人回味的,如儿子递过来的那杯双皮奶,女儿递来的香飘飘,原来只是思念的人都不在身边。
如深夜里为戒酒而拥有的那杯烧仙草,这时才明白,原来我怀念的味道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都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
再次到宝龙新华书店,距离第一次去是半个月之后了,其实是因为干完活,在等着拿工资,结果直到回家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无聊的我想去逛书店看看书,看是否能找到我需要的书史记白话全册,结果并没有。
宝龙这家书店是即墨最大的书店,也许跟建筑有关,整体的感觉不够立体完整,书却种类繁多,丰富全面,我看中一套苏轼全册所有作品都收集在里面,我想买,但被价格打败了,毕竟我一贫如洗。一个子儿摸不出来了,没拿到工资的我,只得打退堂鼓。
这些书是我们瞭望世界的眼睛,收集好的合适的书也是一个图书馆的意义。有人说图书馆是诗和远方,但我的眼里,诗和远方是那书,那颗因书宁静而安逸的心得益于书,能让心灵净化的地方都是诗和远方。
说到诗和远方,其实脑子里最先出现的是那间咖啡馆,轻轻的旋律飘在如梦似幻的空间里,再流淌进那颗孤独落寞的心里。
一个人在心里体会那浪漫的孤独,才发现原来孤独也可以拥有浪漫。也许只是心态使然,如果一个人关在一间自己每天生活的屋里,总觉得忧郁,寂寞而孤单得使人发狂,唯独缺少孤独,孤独的感觉最是难寻,总觉得孤独是美好的。
关在家里,除了孤单却找不到孤独,那家咖啡馆却补给我这缺少的孤独的感觉。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我这时才会觉得我身边需要一个朋友,一个打死打活也不离去的朋友,有时间可以去疯去闹不需有任何顾虑的朋友。
而那间咖啡馆里也有几个同我一样孤独的人,我们就像被人遗忘的落叶,坐在自己的角落里,写着不署名的短笺贴在那千纸鹤上,由它带去那一面可以贴短笺的墙上。
一杯果汁或者一杯红酒,品尝着自己的孤单,相对无言。渐渐的孤独的感觉来临,细细品味它,有种不可言传的幸福。
也许只是因为那首轻轻旋转的歌声,飘进了心里感到了满足。这种幸福只是一个人的幸福,一个人的体会,一个人的满足,短笺里的怀念也成另类的幸福。
从小的时候,我就是个很爱写日记的人,因为内心压抑的心情无处释放,因为不知道找谁能倾诉。所以小时候,一支笔一个本子就是我倾诉的对象。那时候不懂何为孤独,只知道伤心了,不开心了写。
有人说过,写字的人内心都是流离失所的。安妮是将自己放逐,而苏童更彻底,他是逃亡。由贫穷向富足逃亡,由历史向现实逃亡,由枫杨树故乡向现在水泥森林逃亡。因沉没而逃亡,因逃亡而流浪,因流浪而回归,但回归之路已断绝、迷失,那么只能继续流浪,流浪标志着无处安身,无家可归。
愿这些无家可归的写作者,有心灵的咖啡馆可依,有精神世界里的图书馆可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