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设置很多的课程,不同年代也不一样,有得学的,有不用学的,它规定了,得随着它。
向来以为,有一门课是必得学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直到人一生老去,不管学到什么程度,这门课都得开,一生都得学,那就是美学,不带功利性的,自觉而随从心灵的,他能感受多少就感受多少。
朱光潜先生
不是眼睛,是我们的心灵,有美的心灵才能感受美,享受美的甘露滋润。美不需要发现,它就在眼前;美又需要发现,因为心田需要培育,从而滋长。
最要感谢三大美学大师,李泽厚、朱光潜、宗白华三位先生,让我的生命去充分领略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生境地,美是有力的,它会从心中生起一股力量,走过泥泞沼泽。它本身就是美的示现,展现着魔幻般的魅力,让我们品尝生命的甘美!
李泽厚先生
李泽厚美学哲理性太浓了,一般人读不进;朱光潜谈美,任何人都能够领会体验,在不知不觉间心就被他勾勒出的美境化掉了;最爱宗白华老,十多年的期盼,缘终来到,不经意间邂逅《美学散步》,心澄明净,空潭写春!
宗白华先生
忽发灵感,如今重拾,别又有一番相应。闲话少叙,直接上干货,什么是美,如何认识感受美,《美学散步》近20万字,都浓缩在这十六句里!
●美与美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
●艺术境界主于美。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
●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
●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
●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
●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艺术品中本来有这两个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片面强调美,就走向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真,就走向自然主义。
●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实,然后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无不把它的最深意义灿然呈露于前。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昧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
●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我们的胸襟象一朵花似地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
●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你若想观照神与美,先要你自己似神而美。(文/圆明)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