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818037/f4167948f410a560.jpg)
散文,不受太多格律与形式的束缚,却以独特的主题与深刻的立意吸引着读者的心灵。主题是散文的灵魂,立意则是其精神内核,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一篇散文的价值与魅力。
然在实际创作中,真正的好散文,形散则不怕东拉西扯,神聚但却且莫生拉硬拽。能够更加自如地驾驭散文的灵魂与核心,创作出富有深度、感染力与思想性的散文作品。
以下分享散文立意10大技巧:
01、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手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细微之事、平凡之物,挖掘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或宏大情感。例如,写一片落叶。“在秋风的轻抚下,一片枯黄的落叶从枝头缓缓飘落。它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是一位舞者在进行最后的谢幕。这片落叶是如此渺小,它只是万千树叶中的一员,然而它却见证了四季的轮回。从春天的萌发,到夏天的繁茂,再到如今的凋零,它的一生虽短暂,却完整地诠释了生命的过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这片落叶如同一个小小的世界,蕴含着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与坚韧。它让我们明白,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世间万物皆在这渺小与宏大的辩证法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运用以小见大的技巧,关键在于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要对所选的小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其独特之处,然后自然地引出背后的大主题或深立意。注意避免牵强附会,小事物与大主题之间要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不能生拉硬拽。
0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借助对某种事物的描写与刻画,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情感或思想。比如写竹子。“竹子,身姿挺拔,节节高升。它扎根于土地,无论风雨如何侵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它的坚韧不拔令人钦佩。竹子中空外直,这一特性恰似君子的虚心与正直。它不与百花争艳,却在山林间自成一道清雅的风景。作者借竹子表达自己愿如竹子般,在尘世中保持高洁的品格,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的信念,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向着理想的天空不断生长,以一种低调而坚韧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用自身的品质影响周围的世界。”
在托物言志时,要对所托之物有深入的了解与精准的把握,抓住其最能体现作者情感与思想的特征进行描写。立意要明确,所表达的志向或情感要与物的特性相契合,不能出现物与志脱节的情况。
03、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将内心的情感、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例如在写对故乡的思念时:“故乡啊,你是我心中永远无法释怀的牵挂。每当夜深人静,你的模样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那熟悉的小巷,青石板路仿佛还留存着我儿时的足迹;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带着母亲饭菜的香气,萦绕在我的鼻尖。我对你的思念,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最珍贵的回忆,我渴望回到你的怀抱,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安宁,这种思念之情深植于我的灵魂,成为我生命中最柔软也最强烈的情感力量。”
运用直抒胸臆要建立在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基础上,不能无病呻吟。语言要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能够直接打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热度。
04、借景抒情
借助自然景色或周围环境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比如描写黄昏的海边:“夕阳渐渐西沉,将天边染成一片火红。大海在余晖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颗钻石在水面跳动。海浪一波一波地涌来,拍打着沙滩,发出低沉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面对这壮丽的黄昏海景,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时光如这夕阳,转瞬即逝,曾经的梦想与热情是否也会随着这落日一同消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美丽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色,触动了内心深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未竟之事的遗憾,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敬畏,让情感在这自然的画卷中找到了寄托与宣泄的出口。”
借景抒情时,景色描写要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恰当的氛围。情感的抒发要与景色相融合,做到情景交融,使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内涵。
05、对比立意
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人物或情境来突出主题与立意。比如写城市与乡村的爱情:“城市的爱情像是闪烁的霓虹灯,绚丽却又短暂。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里,爱情可能在一次邂逅、一场约会中迅速升温,然而快节奏的生活、纷繁的诱惑也容易让爱情如泡沫般破碎。而乡村的爱情则似那田野里的溪流,平静却悠长。在青山绿水间,男女双方在日常的劳作、生活的点滴中慢慢培养感情,他们的爱情伴随着季节的更替、庄稼的生长而愈发醇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比之下,城市与乡村爱情的差异凸显出不同环境对情感的塑造与影响,也让我们思考爱情的本质究竟是激情的碰撞还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从而深化了关于爱情主题的探讨与立意。”
运用对比立意,对比的双方要有鲜明的特征差异,对比过程要清晰明确,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或立意要有深度,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06、反转立意
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从相反的角度来确定主题与立意。比如写“失败”:“通常,失败被视为痛苦与沮丧的源泉,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然而,换个角度看,失败却是成功的另一种形式。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些伟大的发明与成就,往往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失败是磨砺意志的磨刀石,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调整策略,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成功。这种反转立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们对失败这一常见主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感悟。”
反转立意需要大胆创新,但也要有合理的依据,不能为了反转而反转,要让读者在惊讶之余能够接受并认可新的立意。
07、文化融合立意
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主题与立意之中。比如写“茶文化与禅意”:“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而禅意则是佛教文化的精髓。当茶香与禅意相遇,便产生了独特的意境。在静谧的茶室里,烹茶、品茶的过程犹如一场修行。‘茶禅一味’,泡茶时的专注、品茶时的静心,恰似禅修中的冥想与体悟。茶的苦涩与甘甜,如同人生的起起落落,而禅意则赋予了这种体验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种文化融合的立意,让读者在品味茶文化的同时,领略到禅文化的智慧,拓宽了主题的文化广度与深度,使散文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韵味与精神境界。”
文化融合立意要求对所融合的文化元素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自然流畅地将它们融合在主题表达中,不能生硬拼凑。
08、社会现象剖析立意
针对当下社会的热点现象、问题进行剖析来确定主题与立意。以“网络社交的冷漠”为例:“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看似联系更加紧密,社交平台上好友众多,信息传播迅速。然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冷漠。人们在网络上点赞、评论,却很少进行真正深入的情感交流。面对他人的困境,往往只是隔着屏幕表示同情,而缺乏实际的行动。‘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网络社交的冷漠反映出在快节奏、虚拟环境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通过剖析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建真实而温暖的人际关系,让社交回归本质,这一立意使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社会现象剖析立意要对社会现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立意观点,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09、自然启示立意
从自然现象、生物习性等方面获取启示来确定主题与立意。以“蚂蚁搬家”为例:“小小的蚂蚁,当它们感知到即将下雨时,便会齐心协力地搬家。它们排着长队,忙碌而有序地搬运着食物和蚁卵。蚂蚁虽渺小,但它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却令人惊叹。‘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从蚂蚁搬家这一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团队合作的启示。在人类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协作与努力。这种自然启示立意,让我们从自然生物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经验,将自然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主题具有了普适性与教育意义。”
自然启示立意要对自然现象或生物习性有细致的观察与正确的理解,所得到的启示要能够合理地应用到人类社会或个人成长等主题上,不能牵强附会。
10、情感共鸣立意
以能够引起读者广泛情感共鸣的主题与立意创作。比如写“母爱”:“母亲的爱,是那寒夜中的一盏明灯,无论多晚,都会为归家的孩子点亮。是那餐桌上永远为你准备的可口饭菜,无论你走多远,都能回忆起家的味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它跨越年龄、性别、种族,是人类共有的情感财富。通过细腻地描写母爱的种种表现,唤起读者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感恩与敬爱之情,这种情感共鸣立意,能让散文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
情感共鸣立意要选取那些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的情感主题,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来打动读者,让读者能够在文中找到自己情感的影子,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深度学习,提高文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