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为保险经纪人,我为什么不轻易推荐产品!

作为保险经纪人,我为什么不轻易推荐产品!

作者: 陈小琳Celine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6:23 被阅读107次

“小陈,我闺蜜最近买了一份XX保险,你这有这种吗?给我推荐一份”

“闺蜜买了啥产品?”

“好像是一份重疾险吧,给人推荐的,据说能赔付几百万的,很便宜。”

“嗯......”

此间省略部分沟通......

“可以分享下为什么也想要买重疾险吗”😊

“我看身边的人都买了,我也觉得应该要买一份”........

这是常态之一。跟风买。

很多人是跟风买保险的,并非一定不能这样,只是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的产品也有所区别。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在保险经纪人那里,买个保险那么复杂,问这问那的,需要那么多资料,不能直接像买商品那样,直接按照人头买买买吗?

这就要得谈谈常见的消费行为

1/买菜这回事儿

去菜市场买菜,我们的需求无非是:

“老板,这白菜怎么卖?多少钱一斤?”

“6元一斤”

“那好,来半斤!”

付钱,提菜,走人。。。

当然也有人会挑挑拣拣,有人喜欢大白菜,有人喜欢娃娃菜,有人也喜欢长白菜,甚至有人农家自种的白菜。

这都无所谓,这类商品很简单,花费少,即使买到不好的,再多买一斤对生活影响也不大。

2/买手机这回事儿

通常买手机,你们都关注啥?

内存?颜色外观?摄像头位置?自拍像素?运行速度?机身重量?玩游戏卡不卡?...是什么人用的?商场推荐的人是不是都会问这些,这些重要吗?

可能有些人是这样:

“老板,给我推荐一款最新最潮的手机”

“好的,这是刚出的某牌手机X,配置市面上最好的了”

“好 ,就这部了”这种土豪买法应该很少数吧。

大部分的人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咨询各种配置,适用人群,按照需求去寻找,是要二手的呢,还是全新的?内存是要64G还是要128G,要白色还是金色,摄像头高清不?是给家里小孩买的还是买给老人?是送女朋友的还是送男朋友?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手机。

女孩子可能更希望手机外观漂亮,自拍高清;男孩子注重配置,运行速度,玩游戏要很溜 ;老人机设计要简单清晰,按键字体要大,操作简单,不然你买部IphoneX给70岁的人看看能不能用得了~

这类商品花费稍微大些,对生活影响也稍大,我们都会有所斟酌,慎重买卖,好在买错用坏都是可以换的,为此弥补的成本相对小些。

3/看医生这回事儿

转季秋凉,重感冒😷,去看医生

“医生,我最近有点感冒,吃了点药好了,洗了头,这会又复发了“

“什么时候开始有症状的?持续多久了“

“小半个月了“

“嗯挺久了,都有些什么症状?“

“就是发烧发热、流鼻涕、咳嗽、怕冷...“一连串症状

“咳嗽多久?低烧还是高烧?...”医生会症状一一询问。然后⬇️

“这样吧,你先去做这几个检查,查完把结果带过来给我看下,再开药”

好了,开始排队、检查,期间很多人会纳闷为何一个小感冒,需要查肺部CT、抽血检查、拍心电图?

事实上,患者只看表面,发烧就是发烧,咳嗽就是咳嗽,但是在医生的世界里,发烧、咳嗽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期症状,医生需要通过精准的医学检查,尽可能排除这些可能,即使只有万分之一,但只要存在这个万一,就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命,比如连续低烧,有可能是脑膜炎,很多癌症的症状里也有连续低烧,咳嗽不停,肺部会不会出现问题???

美剧《实习医生格蕾》里就常常看到这类情节,也许只是一个小小不起眼的症状,在医生看来就是某个疾病的前兆。

以前大家体检意识没那么强,往往有病都不去看医生,凭着经验去药店买点药吃吃算了,等到症状恶化,一检查就是绝症。

这一类消费需求的特征,就是如果自己凭借经验判断,有时会出现误差,但是如果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可以减少误差。

专业是有用的,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

说了这么多,买菜、买手机、看医生到底跟保险有啥关系呢?

我们知道

手机乱买,会花冤枉钱;

药也不能乱吃,乱吃药加重病情;

保险不能随便买,乱买可能没得赔。

-------------------------------以终为始----------------------------

我们先说说常见的哪些情况,保险没得赔,会出现「保险是骗人」

1、 货不对版,险种买错

小明的妈妈想要买份保险,主要保障疾病方面的,咨询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派了专员上门规划,恰好碰上保险公司联动方案,可以送了好多贵重礼品,买一送一不带假的,小明妈妈一心动买了一份(理财险),后来不幸出险,想要申请理赔,没有的保障如何获得赔付?不赔!!!

后来,小明学聪明了,想要买份可以跟社保一样报销的保险,找上了远房做保险的亲戚,买了所谓的保险,据说可以保全身上下900种疾病,哇塞,买买买~然后某天小明肺炎住院,申请理赔,得到的结果是:不好意思,肺炎达不到合同规定的保障范围,不赔!!!

保险是骗人的!!!

2、 险种买对了,保障不对

老王经常出差,出差开车频繁,特有保障意识,想买一份意外险,通过做保险的朋友推荐(朋友自身也购买)买了某保险公司的百万意外险,据说意外通通保100万。老王这下安心了,开车也是稍稍放飞天性。

某次出差路上,为了躲避一条横穿公路的狗狗,方向盘急转,老王刹车不及,还是撞上了护栏,冲击太大磕在方向盘上,硬生生磕掉了6颗牙齿。老王是公司门面,常常面谈大客户,这牙齿怎么说都得去种植。

老王想起有份意外险,委托朋友去申请理赔,得到的回复是:对不起,鉴于出险事故不符合保险合同列明的全残和身故,不予理赔!

保险是骗人的!!!

3、 险种买对了,但隐瞒病情,不如实告知

老宋的儿子从小肝不大好,后来因为急性肝炎住院半个月,花了一些钱,有点心疼。过了半年,不知从哪儿听说买保险,生病了可以赔钱。

随即,找到保险公司的人咨询,保险公司派来的代理人估计也是新人,对如实告知一知半解,听说住院回去问主管,主管说没有问题,不是近期住院的不用告知,健康告知填否,只是可能会被抽检,但是这个是不一定的,即使抽检,也是保险公司支付体检费用。老宋也是一知半解,听这样,也就没告知了。

后来不到两年,儿子肝功能急性恶化,诊断了重度肝硬化,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启动调查,被查出了住院史,理赔申请直接被打回:隐瞒与出险事故相关病情,不予理赔!

保险又是骗人的!!!

还有,开头咨询小编的小姐姐,她闺蜜买的是百万医疗,有一万免赔额,基本排除了大部分的小额住院,并不是什么重疾险。

很多人买保险,喜欢照着身边的人买,跟风买。也有一些人买保险,买一份当是全保,跟别人都说:“买了买了,我们全家都买了保险,全保”也有些就像上面的,买错的,不如实告知,种种万象,最终结果不如人愿的很多。

当我们想买一个相对复杂的东西时,我们需要去了解 ,收集足够的信息,我们才会做出选择/决断。

比如买手机,我们都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寻找合适的手机;

比如我们生病咨询医生,我们要告知我们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医生建议检查和开药;

比如我们需要打官司找律师时,我们需要将我们的情况,掌握的证据告知律师;

比如我们健身减肥时,我们需要跟健身教练就自身的身体承受力制定适合的健身方案;

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项目,会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和需求的不同,导致操作过程和结果的不同。

所有的需求,都是源自于她/他通过这个事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我们也称之为愿望。所以,为什么当我们买保险时(保险还这么复杂)不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去配置呢?要跟风买呢?

同样年收入80万的家庭,一个房贷350万,一个没有房贷,买的保险,买的保额会是一样的吗?

同样年龄收入相似的两个人,一个买过重疾险30万,一个没买过重疾险,买的保额会是一样吗?

同样年收入的家庭,房贷相同,家族病史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不同,选择的保险也不同~

买保险,简单一点说,跟生病看医生一样,要对症下药,从风险出发,回归需求。需要客户的配合,保险经纪人对客户的情况有适当的了解,比如常见的家庭结构、收入支出、健康情况、还有其他信息,才能根据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风险点,规划贴合家庭情况,规避家庭风险的方案。

综上,保险不要随便买买,也不要一上来什么都没说明,就要小编推荐具体产品,不是小编不肯,而是真的不知道从何推荐起啊~

寻找保险经纪:chenXiaolyn909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为保险经纪人,我为什么不轻易推荐产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mw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