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有礼哩。”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孔子说:“这也算好的了,但还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那就更好了。”子贡说:“诗经上曾说过:‘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孔子说:“赐呀,像这样,就可和你谈《诗经》了。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那里!”
我们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 子贡为何明知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要去问孔子呢?
2. 为何孔子对处贫富的回答,比子贡的认识更高呢?
3. 子贡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孔子的上一句的回答有什么内在关系?
第一个问题:子贡为何明知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要去问孔子呢?首先,我们用禅宗的参话头或者从心理学角度去揣摩下子贡当时可能是一种什么心态?我们可能会想到两种,一是子贡因悟到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句话而沾沾自喜,想到孔子跟前讨个表扬;二是子贡悟道这两句话后,心里不确定意思是否究竟,或者说不确定这两句话是否接近孔子所言的道德标准,因此,请孔子给予进一步印证。
孔子的回答态度是首先肯定子贡的体悟,子贡悟出的这两句话基本合格了,随后他又提出了两个更高的标准,即:贫而乐,富而好礼。孔子的这种对弟子先肯定后拔高标准的教育方法在儿童教育过程中也是值得我们老师和父母们学习和借鉴的。孩子的学习、成长中有了一些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肯定,进而再提出可以更合理化的改善建议,鼓励其更上一层楼。即便孩子真有问题,也不宜直接否定或批评,也可采取如孔子这样迂回上升的教育方法。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进行第二个问题的分析,第二个问题可以拆分成两个小问题进行讨论,如下:
1.为什么孔子的“贫而乐”比子贡的“贫而无谄”境界更高?
2.为什么孔子的“富而好礼”比子贡的“富而不骄”境界更高?
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还是要从到孔子“求诸己”的修身思想上去找答案更为妥帖些,“求诸己”也即从内求,向自己的内心这个方向求才能看的更加透彻,仔细揣摩下来,子贡所言的境界里有一种:虽贫穷,但也不会因贫穷去拍别人马屁,是一种穷但骨子里却清高孤傲、不随和大众,甚至消极避世的心态,而孔子的“贫而乐”却更多是一种积极心态,即使处贫穷中,自己也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会让贫穷影响自己快乐的心情,对人也一团和气,这种处世的人生境界,确实是难得的。
再来分析下孔子的“富而好礼”与子贡的“富而不骄”。论及究竟的人生,物质与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心情若被这些“外物”的多寡而左右,若以金钱物质富足程度来决定对他人是否施以礼节,这个“因”本身就已经有失偏颇了,在孔子那里,真正的“礼”更接近于发乎一心的自然外在流露,是很少受到外部物质等因素干扰的,若因富而好礼,因贫而失礼,这很容易引发“患得患失”的毛病,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容易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而富而不骄,则是一种荣辱不惊的坦然与平静,这种境界是内心更为彻底的自在。
我们再来分析第三个问题,子贡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话,表面上看好像和孔子的回答没有什么关系,实则不然,我们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这句话的本意细细揣摩就可有所感悟,这句话本意是把粗糙的骨头、象牙、璞玉之类反复打磨出光泽的一个过程。也即由粗到精、到细的一个过程。子贡是认识到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尚处在一个粗浅的层面,或者说刚入了门、距离孔子的标准还需要一个用心琢磨体悟的的过程后方能登堂入室。他是体会到了差距的存在,不仅体会到了差距,并且由“体悟孔子的话与自己所认识到的差距”这个琢磨过程之中,进一步联想到了诗经上这两句话的真意与此刻心境的契合,就好像我们学了古人的一句话,在某个场景或经历中一下子顿悟了那个感觉一样,心头定然是舒畅朗然的。这种感觉是最妙的,孔子想必当时也是觉察到了子贡的觉悟境界,立刻就肯定、表扬了子贡,或者说是印证了子贡的顿悟。此刻子贡体悟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境界相比他一开始所体悟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更进了一步。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的体悟是需要一颗澄净无邪之心的,而一个人若真正能做到贫而乐、富而不骄的境界,不再为贫富而或喜或悲时,心地就会纯然如孩童般的进入了思无邪的境界。显然,那一刻子贡是悟道了,他是真正体会到了那种纯然的境界;那一刻,孔子与子贡师徒彼此间的心弦是产生了微微共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