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散文
从空性的智慧到道德修养——读《福慧之道》有感(660)

从空性的智慧到道德修养——读《福慧之道》有感(660)

作者: 永远在修行的心灵 | 来源:发表于2024-05-06 20:03 被阅读0次

空性,即中道。空性的智慧落实到道德的修养,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所谓上德不德,不是说上德之人不讲道德。因为上德之人指那些先天本自具足五德,从而不拘泥于道德的人。也就是说,上德之人做好事完全出自本心,是自然本性的流露,不是故意而为之,他完全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

下德执德,不是说下德之人更讲道德。所谓下德之人,指那些由于后天染污而五德渐失的人。因为没有了仁义礼智信这五德,所以只有执着于修养道德,才有可能重返先天。怎么执德呢?就是努力做到:“知过必改,知罪必悔,戒刑杀以成仁,戒巧取以成义,戒邪淫以成礼,戒酒肉以成智,戒妄语以成信。”

仁义礼智信五德,如果由勉强而来,那么你已经失掉了。此时你就要“知错必改,知罪必悔”,因为没德,才需要“执德”。老子讲“有仁义,大道废”。不是说不重仁义,而是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是为了仁爱而爱人,而是自发的情感,也就是自然流露的慈悲。真爱是自然的行为,不是整天挂在嘴上的“我爱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空性的智慧到道德修养——读《福慧之道》有感(66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t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