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弱小的伤害都是一种恶。弱小不能成为被原谅的理由,改正或弥补才能。
本年四月中旬,在一公交车上,因一孩子用脚挑衅一名成年男子,而被男子摔倒在地并连踩三脚。
监控录像一经传播,先是引起了众多网友一遍解恨评论,纷纷表示虽然下手过重但打得解恨,熊孩子就是需要为自己的熊行为付出代价;后来又来一波谴责这种舆论的评论。
但似乎并没有人意识到,当那名男子放弃了隐藏自己情绪,转而选择用打人的方式不发泄,他实质上已经还原回到了孩子的身份。所谓的“大人”,不过是体型变大了的孩子。和体型较小的比起来,他们习得了更多情绪宣泄的手段,以及学会了如何将情绪隐藏。
01谁的身心发展更重要
该事件中似乎就是关于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一个弱小一个强大,一方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另一方不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两个孩子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最终的结局,两位熊孩子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至少我认为这是相对公平的。
也许有人开始大声责骂了:这怎么公平了?!人家小孩子还不懂事,你一个成人就要让着才是,而不应该那样打孩子,这对孩子以后的身心成长造成多大影响啊!
这是从被打孩子父母的角度出发的观点,无可厚非。但请同样从男子父母的角度想想,男子现在被拘留十五天,丢了工作,并且还很大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这对于该男子以后的身心发展就不会造成影响吗?男子的父母就不应该担心自己的儿子吗?那个小孩的身心发展就比那位男子的要更重要吗?
我和大部分人一样,十分不支持男子对小孩的那种暴力伤害行为,而令我矛盾的是,我又觉得那个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不是一味无条件地让我们去原谅他,看在他弱小的份上。弱小不能成为被原谅的理由,改正或弥补才能。
假如这个事件只是一个小孩与另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孩之间发生的情况,我们一样也会觉得另外一个孩子不应该下手那么重,也一样会觉得那个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和上面事实的看法并无两样。所以舆论之中的“打得解恨”,就像我们无法容忍暴力行为一样,是我们因受够了熊孩子种种恼人伤人的行为而有感而发的。而并不是我们三观扭曲。
对于那个小孩而言,男子带有更具“伤害力的武器”——成年人的力量,这对于小孩是不公平的,所以法律给予了小孩一样武器——未成年人保护法,而这对于成年人或许也是“不公平”的,但其目的就是为了削弱和制约成年人对孩子的伤害力,以此平衡,达到相对公平。
02弱小孩子的恶
然而,当小孩具备杀伤力武器时,这似乎又是对我们成人的不公平,因为他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防御加持。看看以下的事件体会一下小孩具备杀伤力时是怎样的情景:
5岁小孩恶作剧致2岁小孩坠楼身亡
两岁的莉莉与其他小孩坐电梯,原本是按的9楼,但是其中有几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蹦着按亮了18层的电梯,电梯到达九楼时,本来几个小孩一起走出了电梯,可没想到,小男孩又将小姑娘重新抱回电梯,被电梯带上了18层。电梯到达顶层后,两岁的莉莉本能的朝着外面的阳光走去。没想到楼顶的护栏失修,一脚踩空,从18楼坠楼身亡。
小孩洒火锅致姑娘脸被毁
家长带着小孩去吃火锅,邻桌一女孩放的手机被孩子看上了,于是孩子躲在桌下准备把手机偷过来,可是被发现了,女孩把手机放进包里。这时,小孩跑去向妈妈告状并得到了“去问姐姐借”的回应,便又尝试要女孩手机,被拒绝后,小孩很生气地站在凳子上朝两个女孩吃的火锅里面吐了好几口口水,两个女孩吓了一跳,找老板和小孩家长协商,小孩母亲只说了句:“小孩不懂事,你女孩子心咋这么大呢。”随后老板为姑娘换了底料,再后来,小孩趁其中一个女孩去洗手间的间隙,飞快的跳到凳子上,端起火锅劈头盖脸的洒在了对面小姑娘的脸上,一个年轻女孩最珍贵的脸被毁了。
两小孩玩火烧汽车
江苏宿迁,两个“熊孩子”玩火烧毁两辆汽车,家长赔偿44万。要不看“你们还是孩子”,这就是“纵火罪”了。
小孩儿开车碾压路人
惹大祸爷爷与人碰擦后下车查看,7岁孙子误踩油门碾压路人。
孩子恶作剧害老人进医院
小孩“从背后悄悄抽走凳子”对老人家造成了很大伤害。
剪断工人“安全绳”
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忽然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动弹不得。当被问及为什么剪断工人的“安全绳”?孩子说,因为要看“喜羊羊”,而工人施工太吵。最终工人师傅被消防队员救下来,父母只赔了一条安全绳的钱。
泼汽油烧伤女教师
为了抢夺一部手机,13岁少年竟然对一名陌生女教师泼汽油纵火!少年父亲表示,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缺乏管教,才导致如此大祸。
意图推倒孕妇
熊孩子无形中对我们生活造成了安全隐患,让我们感到不安,之所以对事件中被打倒的孩子发出“解恨评论”,是因为我们从“熊孩子被打”这个情节上获得了一种安全感。虽然我不认为这个事件中小孩的行为讨厌到要用暴力解决(其实对于其他的大人或许能有更好的教育方式,但男子的情绪失控了),但这实质上成为了那些害怕熊孩子的人的一个宣泄出口。
03是谁的错
回到文章起始的公交车孩子被打事件,从男子的角度看,他因为工作不顺心,便搭乘公交车准备回家好好静静,但就在公交车上,孩子比较吵闹,好到处跑,似乎影响了他,他先是劝了几句,采访他的原话是:“当时我让他坐我这,想让他安分点,但他没有理我,瞟了我一眼,后头还踢了我。当时我就失去了理智,动了手。”
从小孩的角度看,父母常忙于工作,并且妈妈每天都要去接托儿所的三岁妹妹,小孩则由爷爷送去小学,放学自己独自坐公交车回家。
男子情绪没有控制好而作出了伤害孩子的行为肯定是错的,但其实,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说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我之所以觉得他是一位熊孩子,是因为那一刻他没有选择合适的处理情绪方式,完全就是一位具有很大伤害力的熊孩子。
而那位小孩子,也是在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从他的背景来看,似乎是家长太忙没有给予太多的陪伴,或许从我相信孩子本善的角度来看,他只是觉得太孤单了,想找个人陪他玩,他的行为在于大人的角度可能是挑衅,但在于孩子自己的思维里,就是想和人玩一下。而结果却被打了一顿。
可以肯定的是,是孩子的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划分玩与骚扰人甚至是伤害人的界限。而这种界限的划分是需要长期的陪伴和耐心指导的,当然也需要一些让孩子容易理解的方法。但父母没有做到。我认为这是父母的责任,孩子的父母也有错。
04我们都是被情绪左右的孩子
从更广阔层面来看,我们其实都是孩子,特别当我们情绪不好且失控的时候,跟孩子并无两样,大叫哭泣打人迁怒伤害比我们更弱小的人或者动物等。甚至我们对于该事件的“解恨”评论,或许是来自于我们小时候被人欺负所积压的深层情绪的爆发,或许是来自于我们被别的熊孩子甚至是自己的孩子所折磨,但是又对他们无可奈何(不想伤害小孩),而恰好遇到有个人做了我们不敢做但一直想做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父母的教育中逐渐累积了过多的无法排遣的情绪问题,而这些情绪问题大部分都转变成了对他人的或大或小的伤害。无论是上面的熊孩子还是忍无可忍伤害到熊孩子的大人,甚至是评判他们的观众,都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能做到更好的是多些陪伴在孩子身边,至少,不应该纵容小孩那些可能伤害到人的行为,不论小孩是有意还是无心,都应该得到纠正和教育,而不是反过来让他人因为他的弱小而原谅他。再弱小的伤害也是一种恶。
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时讲了一大堆道理,但到头来,孩子每一次都是犯同样的错,然后大人又不停地讲道理,让孩子形成了犯了错大不了听听道理就行了,形成不需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的错误观念。真正的纠正和教育必须以行为结果为反馈导向,而并不是彰显我们在过程中和孩子说了多少道理。
05当我遇到熊孩子该怎么办
我想我首先会看其父母的态度,假如父母的态度是诚恳的,我会尝试和他们一起去引导好孩子的行为,但是当小孩父母都放纵他们甚至还要联合起来欺负我的话,我不会去跟孩子计较,而是跟他的家长计较。因为不想用伤害孩子方式的我们,面对伤害我们的孩子,永远都得不到公平对待的,但是对于其家长就不一样了。
06自我觉醒的教育反思
虽然说我们安慰自己说,熊孩子总会有人帮我们对付,虽然心里认为家长放着熊孩子不管,最终毁的还是他们自家,但是让人难过的是,熊孩子在毁掉自己家庭之前,大部分都会先毁掉别人的,如此看来,这还公平吗?这样的恶是否还要因为是弱小释放出来的而被无条件得到原谅?
我们受父母教育影响,父母受其父母的父母教育影响,一代影响着另一代,但每一代的教育中总会留有恶的种子(错误的教育方式),如果在教育中,父母没有通过自我觉醒去发现并剔除更多恶的种子,那么,他们不过是在养成恶的果实。形成我们的恶,然后通过我们去引导更多的恶(通过伤害别人去激发别人的恶,以及培育自己下一代的恶)。只有不断通过自我觉醒的教育,才是对我们下一代最好的保护。所以,别总拿自己父母带自己的经验去证明自己的教育方式如何如何,“我们也是这样被这样带大的,还不是过得好好的”,任何时刻都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好自我觉醒的准备。
作为父母的你呢,是在培育下一代的恶呢,还是已经觉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