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由抑或宿命:中西方文化的“力命之辨”

自由抑或宿命:中西方文化的“力命之辨”

作者: 人间暂住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15:58 被阅读43次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会显示出复杂而暧昧的一面。在很多问题上,传统文化会撒出一个纵横交织的大网,深入其中,有时候会不得其头绪。

自由与宿命是一对相反的概念。我想古往今来,几乎所有人都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思考,几乎所有的人,都曾被这个问题所困扰过——有些人甚至身在其中而不知,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也。

哈姆雷特在面对抉择时曾发出“to be or not to be”的灵魂拷问。在他身上,一个西方的宿命论阴影若隐若现。但他勇敢,热情,从未停止过内心激情的涌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也是自由的。哈姆雷特的命运是整个人类命运的缩影。

中国古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同样不轻松。自由与宿命,个人的力量与不可抗拒的天命,仿佛就如硬币的两面,纠缠交织,未曾有片刻分离。

超越天命,超越自然的束缚,仿佛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使命。从亚当与夏娃的偷食禁果的隐喻就可以看出,人类不甘只当神(天命、自然、命运)的提线木偶。人类想要活出自己的本色,想展现自己的力量。

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最重要基因,在他身上一样显示出“力命之辨”的矛盾。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觉得自己的双手就可以创造。然而他也同样敬畏天命,在命运面前也会展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当他最心爱的弟子颜渊去世后,他呼天抢地,痛呼:“天丧予!天丧予!”在天命与自然面前,个人的主观意志如同草芥,毫无抵抗的能力。

所以,我们会在《论语》里面读到很自信的“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般的宣告,也能发现书里也有“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般的颓丧与无奈。

孔老夫子在“力命之间”,在自由与宿命之间,也是摇把不定的。

力与命,自由与宿命,个人的力量的与上天的安排,到底孰强孰弱?“人定胜天”到底是不是一句无用的自我安慰?“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是否就是这对关系的最好注解?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目前还不可能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你认为呢?

相关文章

  • 自由抑或宿命:中西方文化的“力命之辨”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会显示出复杂而暧昧的一面。在很多问题上,传统文化会撒出一个纵横交织的大网,深入其中,有时候会不得其...

  • 2022-05-22

    中西方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缩影——从中西方历史的角度浅谈文化传统之“变 从西方和东方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化传...

  • 德、命之辨

    今天读《论语》的时候,读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蓦然间,感觉到:这是需要对生命有多么深切地领悟,才能认识到的啊!...

  • 善人道:三命

    三命:天命、宿命、阴命 55.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

  • 天命

    看吴老师培训提到三命(天命、宿命、阴命),把讲天命中已到的经典摘了出来: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 化性谈之【三命】

    1.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 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

  • 浅谈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

    文明的基础是文化,文化的基础是文字。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外学者都做了大量阐述。 中西方思维差异诉诸思辨 ...

  • 中西方文化中,字里行间背后的情感

    中西方的文化区别,也在字里行间中。 我听赵老师曾经这么评价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他说中国的文化是饺子的文化,外面看上去...

  • 白羊座的阴暗面

    我理解的占星学,并不是宿命的,关于宿命和自由意志的探讨也从未停歇。苏.汤普金斯在《当代占星研究》里将命盘比...

  • 雅集成长营第三季第三周

    检视自我:一、阅读:《曾国藩家书》——做人处世之典范,修身养性之圭臬!《西方哲学与人生》领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抑或宿命:中西方文化的“力命之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xq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