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婚族。
其实我自己也常常疑惑,自己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婚族。
有着合适的伴侣,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希望结婚的。
直到我发现,在家人、朋友有意无意问起我未来的婚姻规划时,我是那么的抗拒。
拖着一身疲惫回家,只想放空,却不得不听着父母唠叨,
“我们还是希望你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老师啦,公务员啦,这样既可以保证自己的事业,又能兼顾家庭。”
偶尔想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往往适得其反,换来的可能是更多的“苦口婆心”。
“但我不喜欢太安稳的工作,其实我蛮有事业心的。”
“跟你说,你还小,你不懂的。做女生,最光荣的呢,就是能扶持丈夫的事业,还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与其说抗拒“结婚”这个仪式,不如说,我更抗拒结婚后给我带来的“角色”转变。
如何稳定事业与家庭的天平,是许多已婚女性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牺牲个人“小我”,成就家庭“大我”,也往往被认为是“政治正确”。
有时听着已婚朋友面对家庭问题的小苦恼,我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导和安慰……
“我昨天几乎一夜没睡,娃睡一会就会醒,醒了就哭。”
“哎,昨天我婆婆又劝我把工作辞了考公务员,但我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
结婚后,女性似乎不得不负起“顾家”的重任,任何一点“个人主义”的私心都会被道德斗士狠狠批判。
她们不敢轻易的尝试与放弃,许多个人决定的背后,都带着对双方家庭情况的考量。
就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会变得遥不可及。
看了太多婚姻中难以理清的摩擦与误会,不婚的念想变得越来越清晰明朗。
对我来说,选择不婚,可能更能保持一份感情的纯真。
然而,选择不婚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我首先面对的,就是来自传统观念的质疑。
“你这样,太自私了,你有另一半的感受吗?有考虑过双方父母的感受吗?”
“没有自己家庭的人,是不会幸福的!”
“结婚生子是中国的传统,你这样的想法,是会被人耻笑的。”
在传统观念看来,如果不结婚,是叛离在大众之外的异类,更是没有恋爱的权利。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以至于,类似“因儿子大龄未婚,母亲决定起诉儿子”这样魔幻现实主义的新闻,在近年来已屡见不鲜。
父母更愿意相信婚姻一定会带来幸福,也不相信孩子口中“不婚也许会使我更加快乐”的真情流露。
即使,或许他们,也曾饱受婚姻折磨。
我曾与几位已婚的女性深入沟通过,婚姻是否确实给他们带来了益处呢?
大家都支支吾吾,不得不承认在物质生活上,婚后并没有比婚前有显著的提高,而身心劳累程度,则是呈指数上升。
甚至有一位已婚朋友跟我说:“我很羡慕你还这么年轻,可以有很多想做且能做的事。但让我再回到你这个年纪,重新经历生儿育女这个过程,我会不愿意的。太痛苦了。”
“那,婚姻生活给你带来最大的益处,会是什么呢?”
“或许,是有个家的安全感吧。”
“虽然生养孩子的过程很累,但他们带给我的快乐,也是不可替代的。”
其实,选择做一个不婚族,我也不得不担忧我未来的养老问题。
在尝试和父母表达自己不婚的想法时,得到最多的质疑便是:
“你不结婚,等你老了,你生病怎么办?”
中国一直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这是结婚生子被视为人生必经阶段的一个重要原因。
坦白来说,“养儿防老”这个观念,体现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人们不相信,与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外人”,能够在自己危难时刻,帮助自己,照顾自己,即使那个“外人”,是自己相熟已久的朋友,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护工。
朋友的爷爷在生病时,需要他人每天24小时的看护。
开始家人很反对请护工,担心会被视为“不孝”,一家人齐齐上阵照顾老人。
在坚持几天后,还是屈服于现实,选择了专业的看护师。
我确实担心,如果我未来不婚且独居,如果遇到突发的身体状况,可能会感到无助。
但我从不认为,“因为担心老了没人照顾,所以选择结婚”是结婚的目的和意义。
也并不相信,结婚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因家庭纷争引发的悲剧,何曾停过?
孩子长大后遗弃孤寡老人;妻子病重后,丈夫消失……这些令人唾骂的残忍,也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因此,把“养老”寄托于“未知”的婚姻中,
不如督促国家不断完善养老制度和规范护工行业,并给予他人更多的信任与关爱。
不婚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这也使得不婚族,承担了更多的道德批判。
毕竟每个人似乎都负有为社会的延续传递香火的责任。
诚然,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必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但,“自主选择权”不正是现代社会所拥护的重要人权么?
婚与不婚,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
而许多国家却选择通过征收“单身税”的方式,来鼓励国民结婚生育。
这种做法,恰恰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何从经济文化层面反思不婚族急剧增加的根本原因,培育适婚适育的社会环境,
才是国家和政府真正应当思考的问题。
有的人享受一个人独自生活的自由,有的人享受儿女成群,家人相伴的温馨。
选择婚与不婚,从不应当是年轻人追赶时髦的冲动想法,而是在审视自己人生观后作出的深思熟虑的决定。
不婚并不意味着“被剩下”、“孤独”和“叛逆”,而是一种追求“个人自由和快乐”的自我选择。
婚姻也不是“搭伙过日子”、“养儿防老”的爱情坟墓,而应当是充满爱与温暖的合奏。
我们真诚祝福每一位选择走进婚姻的人,也尊重每一位选择不婚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