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和心灵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08:23 被阅读0次

 

                       语言应和心灵

欲速则不达,写作之初夯实基础,不要急于求成,追求日更或者多少万字。每天500字,一个月写20天,也就是一万字,一万字是很大的容量,如果走心的话。

夯实,是学会如何走心,怎么才能掏出不一样的的东西。这样一年十万字很不少了,余华也就写这么多,而且十万字多半是在几个月内完成,不太可能年头写到年尾。激情来了,两个月三个月连续写成。村上春树也是如此。李洱最近这本应物兄,十三年,也即是说一年五万字吧,不过这本书写得不太好,从他自己来说是很划算,十三年拿了茅盾奖。

走心,即发现,没有发现的不是走心。处于当时的看,那种西风古道瘦马,读起来是不是也觉得很惊奇呢?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也是不寻常的,在当时。现在我们似乎觉得理所当然,这是因为潜移默化,审美积淀出来的,当时都是作者的发现,创造,也可称为灵感。

高一点点,就超出百万人。但要高出一点点,就需要长期的修炼打磨。一般人看不出好坏,只看热闹,分不清楚。他们不知道细微差别,意味着什么。

我也常说的,顶级的和一流的,差别也是细微的。差别在哪里呢?哲学底蕴。

一流的和二流的差别,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差别在哪里呢?审美。

这些都是一点一滴提高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每一次写,都要比上一次好。要求自己写得比上次好,而不是重复。

比如我们去个公园,不要再倒老陈货。我们朝那有阴影的地方看一看,不用观察,多看看。某个时候,它泛起来浮上来,就有意味了。

夜里朝黑暗的天空看一看,这都是修炼。回家的路上,走一条没走过的路。散步,朝荒凉的地方拐个弯,都是修炼。

任何人,活了几十年都不缺经验,缺的是体验。去不同的地方,是召唤一种场景。那些地方,就有语言发生。如果有一句话出现,它就应和了你的心。这和我们静坐沉浸,浮现语言是一个道理。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一些不寻常的寂静的地方,都是很有好处的。

我再说一个。有一天我去一个公共场所,当然不是杜拉斯的酒店,我看到一个女人大笑,那不是个欢乐的场所。我当时就想,没心没肺的人对生活也是一种安慰啊。

就是这些不寻常的东西,成为文学的价值所在。

y��)�������3���

相关文章

  • 语言应和心灵

    语言应和心灵 欲速则不达,写作之初夯实基础,不要急于求成,追求日更或者多少万字。每天500字,一个月写20天,也...

  • 2019-04-07三月份新开班第一次家长见面会

    1语言沉默期 2语言敏感期 3语言功能 4情景対应和听力辨音 5课时安排,...

  • 小抒发

    人应和着四季,身体会出现风寒燥暑湿 人应和着周围,心理会出现怨怒恼恨烦 人应和着具像,心灵会出现贪嗔痴慢疑 人仿佛...

  • 心灵-语言

    《心灵的本质》第七章 心灵,语言,神祗 在某方面来说,身体上,我们是一个与别人沟通的”分子语言“,一生物性的个有他...

  • 【心灵语言】

    心的语言一定是超越头脑语言的。真正的心灵语言一听就会有感觉,你感觉它似曾相识,感觉内在也拥有相似的东西,甚至会感到...

  • 应和

    某年某月某人 此地此时此刻 一句话 引起了太多太多 每天随意的一瞥 成为了习惯 如何戒? 却离别

  • 应和

    这是简友爱荷阳光的石头画,我一见钟情,问她:卖吗?她随即回复:有缘人,地址发过来,给你寄过去。 喜欢这幅石头画的理...

  • 应和

    应和 ——波德莱尔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人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

  • 幸福

    幸福不是完美和永恒,也不是金钱与物质; 而是心灵,和生活万物的感应和共鸣。 是一种宽厚的秉性,良善的品行,更是心灵...

  • 往里走,安顿自己

    这几天在读许倬云先生的《往里走,安顿自己》,金句来了: 1.身体的反应和心灵的反应是很奇妙的。心灵的反应就像磨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应和心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ci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