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3113/575c57332aaa1b93.jpg)
文中讲道的“模式识别”也是个不错的认知方法,算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简单来说,现在的东西,用现在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东西,它们其实都是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过去在没有现在的技术或媒介时,也有那个时候的东西来满足人,归根结底都是在满足人的需求,所以,现在这些东西可以在过去找到参照物,线上的东西可以在线下找到对标物。
秋叶老师在本文中对“内容付费”方面做了犀利的剖析。
文中从4个方面分析讲解了为什么Slack这款产品的“初次体验”如此之好。谁说细节不重要,本文就很好地应证了从细节着手深度体验优化的巨大能量。
特别的我摘录了两点:如何处理与用户的关系,站在用户角度感受问题,
和用户的互动都是建立信任的过程,注册时尤为重要。好的产品会像朋友一样,让用户没有压力,产生安全感甚至依赖感。而这样的一个朋友也一定是个会说话的朋友。
人机交互的过程中用户总会因为不友好的设计没有安全感,尤其在填表单这种需要用户大量输入的场景下,安全感十分重要(比如是否可以后期修改)
来自三节课的一篇“互联网运营”简史好文,沿着互联网过去 20 年的发展历程说起,到运营的出现与演化。
顺势而为,中国人大量走出国门,这对于国外是巨大的商业价值,国外的服务就要跟上,与微信和合作,是双赢。更有趣的是,这条路是通过国人,更直观将国人服务“器”带到了世界各地。
这是一种国外商户和国内游客都喜欢的“入侵方式”
7款典型APP简介,各有特色。文后部分则是对这个领域的一点分析。
by 鲤洋
2017.02.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