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为《手机落水记》系列文章第一篇——价格论。
上周六,我的手机不幸落水,抢救无效,我得重新买一个,于是,一场穷比省钱大法正式展开。
我一直以来,都是从各大手机品牌的官网商城购买的。截止昨日,我依然坚信这是我能拿到的是实惠的价格。
但真相是…这个价格贵上加贵。
我从官网买的,本质上属于零售价。而在零售价之下,还有个更实惠的批发价。
一个产品,经过复杂而精细的成本核算后,得出了纯成本。销售时,要在这个成本上,叠加一定的毛利,才能保证不亏本,这个叠加后的价格,就是出厂价,是批发商、经销商、代理商的拿货价格。它,才是真正的实惠价。
而到了咱们顾客这一关,就是零售价了。
从成本价到零售价,叠加的,已经含了点战略性质。因为零售价的敲定,会直接影响这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因此,我们通过常规渠道消费,是拿不到实惠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拿到一个相对实惠的价格呢?
有,可称它为“中间人价格“。
这是一个通过特殊渠道或走关系,拿到的介于零售价、批发价之间的实惠价格。
买手机如此,买房子或买其他贵重物品亦如此。
这件小事,带给我的思考,价值连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