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6|杂谈: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迟到千年/2024.7.2
01
去年十月份,樊登讲书中听樊登老师讲解了一本关于心理治疗师的书籍《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时感觉到这本书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包容一切,让人觉得窝心。
一个月前,读完了一本叫做《早安,怪物》的书籍,讲述的是原生家庭伤害的小说,作者亦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且当时购买此书一来是因为标题吸引了我的注意,二来是因为《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的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所推荐。
读完《早安,怪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难以理解世界上为何会有那么多不靠谱、糟糕,甚至是不配当父母的父母,同时我又震惊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愈能力。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帮助我们的身体在受到外界侵害时及时恢复,同样我们有一个叫做“心理免疫系统”的东西,我们的大脑会帮助我们从心理打击中恢复过来。
当时写了一篇文章《No.138|杂谈:父母是“怪物”,孩子极有可能也是“怪物”》,谈了谈自己的感想,同时让我对《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02
阅读洛莉·戈特利布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并不及阅读凯瑟琳·吉尔迪纳的《早安,怪物》让人压抑难受。阅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感受反而是让人觉得十分轻松舒服,尽管书中讲述的好几个案例都足以让人悲痛流泪。
读完此书,尽管书中讲述了许多关于心理咨询应该顾及的方方面面,以及透过每个案例中来访者的表述背后的心理问题本质,这些学术化的语言,在作者的笔下并不枯燥难懂,我想或许与作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剧本创作有关。
阅读此书,完全没有被教导的感受,更像是听一位朋友讲述自己的心理咨询故事,以及从这些故事中所收获的心得感悟。同时读这本书让人觉得温暖之处还在于,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让我们陷入困境,哪怕是身为心理咨询师他们自己,也一样如此。作者在书中便毫无保留似的详细讲述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去看另一位心理咨询师解决自己困境的故事。这其实就是一种力量啊,让深陷其中的人知道他们并不是“怪物”和“异类”。
03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让我们陷入困境,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排解情绪的渠道吗?有愿意真心倾听你倾诉的爱人、家人或朋友吗?你敢向他们袒露心声吗?
说到底,我们所需要的只不过是被理解、被爱、被看见,大多数人都无需深究什么原生家庭伤害、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魔咒等背后的心理学释因,搞清楚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又有何意义呢?何况一旦要搞清楚这些,势必彻彻底底地曝光自己的一切隐私,又或是一层层地剥开自己好不容易愈合的伤疤。
但是,如果恰巧你有这样的爱人、家人或朋友让你能够感受到被理解、被爱、被看见,那么你也就找到了排解情绪的渠道,走出困境就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的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又该怎么办?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了。
这个人或许是一本书、一部剧、一次运动,又或许这个人就是心理咨询师。
04
说来奇怪,谈起心理咨询师,似乎离我们都很遥远,因为在我们身边鲜少听见谁谁谁去看心理咨询了,但我们却并不忌讳告诉别人谁谁谁去看胃病甚至癌症了,仿佛心理治疗仍然是一处不可宣扬,不允许被人知晓的禁地。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心理咨询的感知度,于我而言,我的身边从未听说过哪怕任何一个人有去看过心理咨询的案例,相反有许多人已经深受心理问题困扰多年,比如中重度焦虑,当谈到或许可以尝试做一下心理咨询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似乎也能够理解吧,就像有些比较隐私的身体问题,同样不见得所有人都有勇气去看医生,讳疾忌医从古至今都深植于人心。比如当你的生殖系统出现了问题,你看医生时一定会被要求脱光了检查你的生殖器官,你一定会觉得不好意思,浑身不舒服,即便你所面对的是一位男医生。可是,当你在大众泳池浴室,却又敢坦荡荡地光着身子走来走去,毫无羞耻感或不好意思。做心理咨询看心理医生一样,一定会在一次次的治疗中,将自己的一切秘密全盘拖出,这些所谓的秘密是自己自尊心和安全感构建的堡垒或底线。
我想正是因为触碰到了自尊心和安全感构建的堡垒或底线,才会让我们羞耻于求助专业医生。
另外,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为我们坦荡的稀松平常地求助心理医生创造了不利条件。或许,仍然有许多人搞不清楚看心理医生与看精神科医生的区别之处,以至于有许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一旦被人知道了你看心理医生,就相当于你得了精神病,你的精神你的脑子出了问题。正因如此,使得大家更进一步地讳疾忌医,就像如果你的生殖系统出现了问题,即便你去看了专科医生,你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
05
如今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年轻化低龄化,一方面是社会压力的变化,一方面是我们的要求更高更多了,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但物质的进步腾飞,并不代表精神心理发展的进步,或许我们在精神心理层面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呢。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让我们陷入困境,那么我们每个人更应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情绪排解渠道,有些人可能有书有剧有运动就好,有些人可能有爱人、家人或朋友的陪伴足以,有些人可能真的需要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帮助更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当自己深陷情绪洼地时,这项兴趣爱好或许能够帮助支撑我们挺过这段难熬的时间。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养成阅读、写作、运动的习惯,当自己遭遇困境时,这些习惯将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和情绪。当然,如果我们都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向内探究一下自己,或许更加能够理解这些情绪洼地或困境背后的机遇。
当然,我依然建议不要贸然尝试,这需要一些契机,这种契机大都是你遇到了某些困境。一旦你向内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困惑、更多的自我怀疑、更多的自责失望,因为你所面临的情绪洼地和困境都是你向外投射的反映和结果。但人生走上这么一遭,除了体验之外,或许就是一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解构自己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