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学校每年的学生人数持续减少,看来这也是大势所趋的结果。对此,我很感心酸!
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的分析是这样的……
一、大肆兴起并支持私立学校。教育部分可能因为教育经费的不足,不想养活那么多教师,节省经费为由鼓动私立学校的兴建。还有可能是部分领导的腐败行为加以助力,私立学校更加“财大气粗”,胆大妄为(这也是道听途说)。私立学校的硬件设施,生活条件当然要比公办学校的好很多,这样就把学生家长要求的吃住生活条件高而做不到的公办学校给比了下去。
二、现在家长的攀比炫富心理。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认为私立学校条件好,孩子不受罪,让孩子去条件好学校“享福”些。因为私立学校的条件好,完全寄宿制,所以很多人就误解私立学校要求严,孩子学习有保障;县城的公办学校有外面的辅导班做辅助,就认为县城的教学质量比乡下的学校好。好多人就愿意掏上高价格去私立学校,县城学校,不愿意免费在家门口上学,还多以家里太忙了管不了孩子,送出去了就不用操心吃住了。
三、家长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社会发展速度过快,还有很多人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家庭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看管,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把孩子留给老人看管,在外打工又不放心,所以只好选择高价的私立学校。有的是夫妻都忙于工作,孩子也确实管不了,为了各方面的方便,只好也选择了高价私立学校。
总归来自学校条件、家长意识、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使公办的农村基层学校生源大大流失。如果直接断位到县城或私立学校也行了,这样的慢拉式减源必定也会造成一些社会损害。这样来讲吧,不是所有农村人都有能力将孩子送去高价的私立和县城学校,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条件有限,有甚于有些去了私立或县城的家庭也是被迫无奈,拮据生活来支付。其实这样仍然会造成贫富差距过大,难道不是对社会的损害吗?
不管面对怎样的生源减少,工作在农村一线的老师们都会坚持到最后,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农村一线教育站好这班“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