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愤怒
你喜欢被别人怒目相待吗?你喜欢愤怒这种情绪吗?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说:当然不喜欢。
然而,愤怒和其他所有情绪一样,对于生命的繁衍生息,不可或缺。不少人会有养狗的经历,亦或者看过动物世界。如果动物在进食的时候,另一个可能会争夺它们食物的生物靠近,它们会发出愤怒的低吼声以警告,示意对方不要靠近。动物不仅在进食的时候会如此,在保护自己的地盘、伴侣以及孩子的时候,也同样会如此。愤怒,可以能够有效的在真正发生暴力冲突之前,处理掉很多竞争对手和潜在危险,从而避免绝大部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及身体伤害,最终让自己更好的生存繁衍下去。
然而,我们会发现在现代人类文明的生活中,大多时候,愤怒不仅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这是为什么呢?
- 为什么会愤怒?
- 为什么愤怒大多时候不再能有效解决问题了?
这里我先给大家在心里留一颗种子,生命体的进化其实分为两个方面:
- 一个是内部基因的积累传承:最终表现为肉体及激素分泌的变化。
- 一个是群体行为的积累传承:最终表现为群体组织、群体道德、群体文化、群体宗教、群体经济等等。人类进化得更高级而已。
为什么会愤怒?
因为人类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愤怒以及其他很多依然存在的情绪反应,都是能够有效的让物种生存繁衍的优质情绪。它们在生命体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作为优胜者,最终被留存了下来,并深刻的植入到了很多物种的基因中,这也包括:人类。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会以自己无法掌控的速度在第一时间产生愤怒的情绪。这时,会有人说:很多人还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关于这一点,请阅读情绪链接的价值一文。对大多数人而言,不是不会愤怒、不是会控制,而是没有遇到会激起其愤怒的场景而已。当然,有些人,天生天生天生,更温柔。一般,虎牙,比较平整的人,更温柔。(注意我的
修饰语,只是从概率上去讨论这个问题)
愤怒本身来自于基因传承,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大多时候没有必要愤怒,但依然会愤怒的原因。
为什么愤怒大多时候不再能有效解决问题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和原始动物一个最本质的区别:除了人类基因方面进化得更高级、更有智慧之外,还包括因人类群体行为的积累传承而产生的持续变化:
- 人类社会积累的物质越来越富足
- 持续优化而达成的行为契约认为暴力不再有效
愤怒和暴力慢慢变成了小概率使用的情绪。当人类社会积累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富足之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一定的付出,更加容易的获得基本的生存所需,以保证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续。当我们能够吃饱、穿暖、有房住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安全,就会觉得满足,自然不会去争夺其他人的资源,引发冲突。这从本质上就大大降低了使用愤怒或者暴力的可能性。且基因里的愤怒会有效的激起对方的愤怒,从而和我们持续积累的文明的行为契约相违背。
合作共赢的行为契约慢慢被持久化到人类文明中。人类基因的确在持续的优化,但相对而言,人类所处的社会文明进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基因(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将在后面的文章中写到)。人类的发展,就是人类持续深化合作的过程。越来越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成为可能并被接纳,各种高级的市场行为诞生,各种契约合同、法律文献被创造出来,各种团队精神、互助友爱作为优良品质被书写到我们的课本、公司行为规范中,合作共赢的品质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被持续的优化改进、传播和传承。我们的孩子在一出生的时候,就生活在一个深度合作的社会中,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因合作而产生价值的种种正反馈。愤怒和暴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的只是批评教育之类的负反馈。于是,愤怒和暴力不再成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方案。
PS: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代战争越来越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