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6选3”,是博弈?更在规划 ——生涯规划师给你的小贴士
新高考“6选3”改革方案出台,告别了文理分科的“标配”,进入了“自选”模式。“6选3”方案将学科的选择权归还给学生,适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国家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应对“6选3”,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推行“走班”教学、“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导师制”等制度。但,应对“6选3”,需要调整更多的是学生自身。在经过9年义务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大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过程,主动学习、生涯规划,好像一直是不落地的大道理。
新高考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教育改革实现了新时代元年的突破。“狼来了”的故事终于真刀真枪的演绎了。旧高考,拿分选学校选专业,分不高就看能上哪是哪,使得很多大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出现了转专业、厌学、混学等情况;新高考,将选专业的时间调整到了高中,依据职业理想倒逼分析大学专业、高中选科,使学生有方向、有规划的主动学习。
“选科”是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拍手称快,终于“减负”多年的口号,落地了。但高考“6选3”的算分情况,实在犹如博弈,我考好了不行,还要看别人考的情况。“别人家的孩子”现象在哪都逃不过去了。
选哪科?怎么选?
要未来?要成绩?
我的选科?别人选了什么?
……
各种关于选科、高考的“两难”话题,让焦虑的中国学子更添焦虑。
面对犹如博弈般的高考方案,该如何适应与选择呢?
物理学科——要未来,还是要成绩
众所周知,物理是高考科目中最难的。但在各高校的限选要求中,物理又是需求最多的。尤其是双一流大学的相关专业。针对这个问题,大多家庭都和孩子开了N次家庭会议,议题即要未来?还是要成绩?如果从成绩的角度,物理是不占优势的。很多学生选择曲线救国,选择“化学”、“生物”学科进行调剂。
但物理,作为培养底层逻辑的关键学科,在未来各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不是学科知识本身,更是其能通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其应用到未来的发展中。
要未来就要选物理,要成绩就难选物理。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难!到底选不选?
政治学科——是发展,还是鸡肋
高校课程中“思想政治课堂”成为学生的追捧课程,有的思想政治课,一座难求。教育部制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使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焕然一新。但是,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却是另一番荒凉之景。面对晦涩难懂的大政方针,条条框框的知识体系,学生苦不堪言。政治成为“6选3”中最尴尬的学科。学生有兴趣的少,高校专业限选的少……
在全国大力深化贯彻十九大的进程中,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传输国家思想的主阵地,却犹如鸡肋的存在。其实,学生不是对时政没有兴趣。在时政演讲环节中,学生能把热点新闻分析的头头是道;只是政治学科最终需要背的太多,条框要求太严格,使得学生望而却步。
(ps:作为业内人士,我想说,政治学科的考评必须改,灵活多变接地气;政治教材必须常换常新,有深度有温度)
面对两难问题,生涯规划帮你什么?
1、探索认知自我
认识自己,被古希腊视为最高的智慧。我们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规划好自己的发展路径。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或者相关的生涯咨询,从兴趣、能力、价值观及性格等多角度全面的认知自我。
2、了解外部环境
知己更要知彼。我们所处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快速发展的中国。进行选科、专业方向等规划,要为学生提供国家政策、职业要求等相关的指导。
注意,为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十六七岁的孩子是爱幻想的年龄,幻想不代表理想。曾经有学生跟我说,老师,“只有您在高三时告诉我们世界的真实面貌,所以我们一下子瓦解了。可,没想到上大学真是像您说的。”这句话我一直在反思,到底是该让学生保有幻想?还是告诉他们真实的状态?我偏向后者。学生有知情权、更有理解的能力。如果听到真实的世界就会“瘫痪”,何谈适应。白雪公主的故事深入人心,其实皇后的人设处处存在。
3、梳理分析
在学生自我认知与环境分析的过程中,帮助其进行梳理分析利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梳理不是告知,指明方向,选择权在于学生自身。
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
1、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十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形成三观的关键期。请家长朋友们,不要把自己工作中一些负面的情绪、场景传递给孩子。职场有人情世故,但跟多是靠自己努力打拼。在家庭环境中,请传递正能量是!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这话绝对是真理。
2、借助资源进行职业体验
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职业并没有太多概念,更多是从影视剧中看到的;有的学生不太清楚父母从事的工作。家长朋友们可以与孩子多交流自己的职业,让孩子从您的职业开始认知职场环境。如果有相关资源,可以让孩子走进您的工作,体验一天职场生活,会对孩子的职业认知有很大的帮助。
3、给出建议性的指导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时代也在快速发展,我们并不能推测未来职业的发展前景。基于这两点,您对于孩子的选科希望是建设、引导性的,不是决定性的。
作为学生,我该如何?
1、全面的认知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客观的认知自我,是做好规划的第一步。
2、选科不代表放弃其他科目
高中选科是为大学专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不是选科后就放弃其他3科的学习。6科乃至整个高中的14个学科中,并无主次之分,每一科都会在你未来的发展中起到作用。不要功利心的学习,放弃其他科目,可能放弃的就是探索自我的过程。
3、设定适合的目标
“同学,你的理想是哪所大学?”“我想去厦大!” 学生对话,着实让我“吓大”。回答我的学生是成绩平平,壮志雄心的孩子。如果高考正常发挥,二本的成绩线偏上应该可以。梦想太美好,现实太骨感。
“仰望星空”是美好的,但希望你能尽快“脚踏实地”。选一个自己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稳步前行,这很重要。
高考“6选3”给每个人主动选择的机会,这并不是博弈,更在于规划。主动权交给你了,看你如何发挥了。“两难”问题何处都有,不是“6选3”的产物。知己知彼、理性分析、合理规划,你的未来不只是梦想。
我是新精英生涯学员,我是高中教师。
希望用我的正能量唤醒一个生命对自我的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