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冒着傻气的悲壮

冒着傻气的悲壮

作者: 芦荟葱葱 | 来源:发表于2024-07-07 20:37 被阅读0次

近期应约参加两期全国奶蜜盐读书会直播活动,除了深度连接一群优秀的教育人和一群优秀的家长,深度参与共读一本书——教育学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更有意义的是再一次深度体察和理解张文质老师的家庭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和理解家庭教育中奶、蜜、盐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班级管理中的典型现象重新思考:对于高中生或者高三的学生,怎样给到他们高中特殊阶段生命成长需要的奶、蜜、盐?作为老师和家长,高三阶段应该侧重供给的是什么?是奶?是蜜?是盐?

昨天和杜小茂去上情商课, 课后沟通环节,甜甜姐姐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孩子就是讨厌学习这件事,作为家长怎么做?怎样保护孩子的学习内动力?又一次叩击我的心,不仅想到作为家长的自己,还下意识地想到自己学生的家长。

前天泰安的早晨,下雨,还不小,早晨的闹钟5:50,依旧六点准时从家出门。去学校看学生早读的心没有半点迟疑,撑着家中最大的伞,走在雨中很有安全感。看着从天而降的雨条快乐地落击地面,溅起很多淘气的水花,由于雨大而且急促,路边的雨水已经细流成河,一道道自由而散漫的流淌。看着雨花飞溅,雨水成河,下意识加快步速,去看班的脚步不曾有半点懈怠和松慢,因为作为老师,班主任,雨天和晴天没有什么两样,风雨无阻。

进教室,住校的学生已经全到,但跑校的学生来的很少。四十九人的班级,跑校生十九人,所以班内零零散散的空位不少。我拍一张学生大声读书、认真学习的照片发到班级管理群,配文:风雨无阻吗?风雨无阻!不是仅仅把学生早读的情况和场景反馈给家长,而是想善意的提醒,跑校的学生一样参加高考,也应该一样的勤奋,如此好的时间也应该在教室里大声读书,奋笔疾书,而不是躺在自家舒适的大床上坐着一厢情愿的大学梦。

我曾和学生说:学习一点也不难,就是读、写、背、画、记 ;考学一点也不难,它就在你每一个奋起的早晨,在你做的每一个题里。想考大学,怎么办?学呀!学不会怎么办?再学呀!就这么简单,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素养,就是能力,就是成绩。

我临时起意,发了一个朋友圈,图片是自己冒雨来到学校门口时随手拍的三张照片。当时无心也无意,每一个晨起的值班,走到学校门口都会下意识拍一下,总有莫名的感动。一张学生撑伞急匆匆来上学,一张门前开来又开走送学生上学的私家车,一张自己水中的脚步。很有感触,教育本就是三方奔赴,学生、家长、老师,三个角色构成教育的三角形,家长和老师是三角形底边的两个基点,学生是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家长和老师一起托举,助力学生成长,距离越近,配合越好,学生顶点达到的高度越高。

临近高二期末,冲刺考试到了关键时期,今年高考的形式很是严峻,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新一届的高三,明智的做法是尽早筹谋,尽快起跑。试想,一场雨就可以成为不到校的困难,能让这么多明年就高考的学生止步于家中?雨天是不方便,也不安全,但作为家长除了提醒孩子路途安全,也可以亲力亲为送孩子到校学习,额外的付出和关照不是增进父母与孩子情感的日常吗?无论学生自己前往还是家长送行,按时上学这件事都应该风雨无阻。

重要的事情,重要做 。一件事情要想收获好的结果,首先要有做好的态度,然后付诸行动。这应该就是家长给高三学生最基本的盐吧,这就是把爱回到日常生活中,不用讲大道理,也不用刻意用情表达,用心陪伴,用实际行动陪伴,这样的陪伴才务实,有力量,胜过无数言教。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怎样陪?陪什么?不只陪伴冷热温饱,头疼脑热,更应该给他力量,给他信心,给他鼓励,给他鞭策,给他坚定,给他规则 ,给他规矩。不能个别学生陪得不早起,还晚到,陪得稍不舒服就请假回家,陪得上课趴桌子上呼呼大睡……学生听课都保证不了,学习从何谈起?

前几天和学生开玩笑,班主任当的有点像幼儿园老师,管理三四岁的孩子,而不像是在带高三,要冲刺高考的学生。课上总有个别同学睡觉,不是瞌睡,是深度睡眠。每一节课需要班主任一个一个把他们敲醒。

管理的措施,先是提醒,个别学生教室外谈话,谈理想的美好,父母的不易,谈学生要勤奋进取,知行合一。

后是批评,十七岁,是孩子但更是大孩子,应该有成人思维,课堂是学习的地方,不是睡觉的地方,你的毫无顾忌的呼呼大睡不仅不尊重老师的课堂,老师的辛苦付出,还对同学或同桌产生负面影响,拉低班级学习的能量,内耗集体学习的进取心,不利于班风班纪建设。还很严肃地告知,实在困,应该尊重自己身体的需求,但不是在教室的课桌上,可以回家调休,充分休息,给自己一个起码课上能轴住头听课的状态。

和学生沟通无效后,学校教育尽最大努力无效后,反馈给家长。因为家长有知情权,有权力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每一天,每一堂课。其次家长有监督、监管、教育、引导的权利和义务。每一次告知,也许家长会误解,或者会生气:课堂上睡觉,老师管管不就行了,还要截屏告知家长,让科任老师喊一喊,叫一叫不就行了。让家长知道又怎样?家长又不能陪孩子在学校上课。和家长交流沟通学校的事实:不是老师不管,而是多次管理无效,不是学校不管,而是多方面、各种措施管理无效。高中的课堂,节奏快,容量密,难度大,每一堂课,科任老师都需要精心备课,多次琢磨,反复研究。课堂上需要合理规划时间,惜时如金,控制课堂节奏和难易,细心观察学生课堂的反应和反馈,向每一个45分钟要效益,需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涉及知识、方法、模型、技巧,所有学生都应该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紧跟老师节奏,积极思考,刻苦勤奋。老师引领的是一个班级,一个集体,几十个人而不是几个人,不可能有精力也不可能把精力过多放在个别学生身上。教学应该是学生跟着老师跑,而不应该是老师拉着学生走 。

从教育的层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特殊学生,特殊对待。个别学生就是需要特别关注,需要更多的付出,老师的或家长的,尤其是跑校生家长,因为老师是一对多,家长是一对一。就以课上睡觉为例,需要清楚学生为什么一节一节课趴桌子上睡觉,是身体的病症,还是学习的态度,还是畏难的情绪?这很重要,身体病症需要看医生专业治疗,学习态度需要说服教育和正向引导,畏难情绪需要及时给到有针对性的帮扶,不一样的原因,不一样的诊疗,需要具体有效的对症下药,而不是推脱抱怨。家长还应该明辨是非,明察秋毫,而不是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不要忘了他是学生,还是孩子,心智并不成熟。学生一句晚上学习就可以晚睡到十一二点,真的在学习吗?需要观察核实,不能让他跑偏,家长就应该多一些用心,耐心,耐烦。即使在学习,晚上熬夜学习,白天课上睡觉,这也违背学习的规律和一般人的常识,如此学习下去,恶性循环,难以达到好的学习效果,需要调整。

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为它面向生命。

教育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它归因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归因于复杂的大环境。

教育是信念,也是信仰,因为它面向的是孩子,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家庭。

困难中的努力,一点一点。困境中的跋涉, 一步一步。

真的有点担心,教育中会不会慢慢不再有“风雨无阻”这个词了。不知风雨无阻算不算挫折教育?

发朋友圈:风雨无阻吗?风雨无阻!真有朋友点赞,和他们开玩笑:是在点赞冒着傻气的悲壮吗?

相关文章

  • 你冒着傻气的笑死 那是爱

    许久没联系的燕,晚上突然联系我,电话的那头还是一样的温暖,充满自然、好不做作的关心;不得不承认有了家庭、孩子的女人...

  • 少年人冒着傻气的爱恋

    爱情就是那么一种感觉,谁都可以知道的一种感觉 就像你洗了一天的头发,风早把洗发水稀少的香气一息也不剩地掠走了,但他...

  • 白画小品 |  非常幸福的爱情样子都冒着傻气

    非常幸福的爱情样子都冒着傻气 但都闪闪发光啊

  • 致那些年冒着傻气的“Super hero”

    01 前几天和一个好朋友聊天,她说觉得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我问她出什么事了,她说:以前在网上看见那些秀恩爱的段子啊...

  • 冒着傻气的我,依然热爱生活

    每一年年末最后一天,我都会给自己写一篇年终总结,这是一个坚持了很多年的习惯,成了一件有点仪式感的事。2016年,我...

  • 掌中疤――冒着傻气却再也回不去的日子

    小学阶段,早熟,一天到晚,感慨万分,整天沉思,或者说只是装作沉思,以此为理由逃避自己不善言辞的毛病。 哪怕只有课间...

  • 州官喵|喵坐屋中,不为无人而不傻

    有些喵的傻气是写在基因里的。 如行走时,必定会一摇一摆甩着小肚子,瞪着圆不溜溜的大眼睛,冒着傻气走过来。 如蹲着时...

  • 2016年做了很多冒着傻气傻得可爱的事情。 希望2017年的自己可以更加自信,多一份豁达,专注,一切顺利。

  • 今天看了《肖申克的救赎》有了这些碎碎念

    我这个标题也太冒着傻气了,太普通了,仿佛小学生写作业,哈哈哈。 最近放假,看了很多豆瓣排名靠前的电影,有《...

  • 柳岸花明一个我

    现在的我还会浑身冒着傻气的说着傻话做着傻事,,还会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叹息。我知道这是时间老人对我的眷顾。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冒着傻气的悲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lo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