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是开学季大家都很忙碌,孩子们要开始他们的人生角逐,不知不觉就到了上学了的年龄。
这次的“大家”里面包括我,随着正式开学读书了,我也确定了一个新身份孩子的家长,对于这新身份很陌生。每次班级老师在群里面喊孩子家长接龙的时候,总是后知后觉的。
这是孩子人生新的旅程,也是我的新起点。
去学校领了被子和书包校服。看着孩子背着书包还有点小别扭,大概有点不适应,内心还是有不舍。一路上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学校,有上小学的有上幼儿园的,小学学校是通往幼儿园的必经之路,能看到很多小学生,都带着红领巾散发着青春气息,朝气蓬勃的精气神十足。
看着这些祖国的花朵,真是羡煞旁人啊。
脑海里浮现出我们那时上学的情形,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孩子可真是幸福。衣服是新的,书包被子是新的(我们用的是布口袋),家长还每天护送到校门口,孩子从不担心学费只管学习就行了,少年不知愁滋味啊!相比起那时的我们,有着同样的年龄却有天壤之别的经历。
记得我上小学时,每到临近开学了心里就很紧张,学费还不知道在哪里。家里条件很困难子女也多,几张嘴等着吃饭,而挣钱的人只有爸爸一个。时代不一样,挣钱的渠道也是有限,跟现在的收入差距太大,一个家庭靠一个人挣钱养活不是一个难字能形容的,另外需要长年累月的提供一大笔钱,如果只管吃饱穿暖的问题,爸爸还是养得起我们,但每个家庭都有不可描述的其他原因(用在医院的钱就是无底洞)。
到开学还有一两天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去亲戚家里借钱报名读书。好在亲戚看我们挺难的有同理心,她们家里比较好过一点,还能伸出援手帮我们度过这艰难的开学季,报名最晚的永远都是我。还要上缴一把扫帚和一块帕子,帕子套在扫帚上随便剪块布就行,有高粱杆子就可以做一把扫帚,没有高粱好杆子的时候就要花钱买,这钱花的很心疼。勤俭节约的品德也就从小深深地扎根到现在,我用钱都很节约,节约的程度不比老年人,我是年轻人眼里的老年人,是老年人眼里不一样的年轻人。
比起借钱瞎灯摸黑走山路两个小时都不算事。借钱的那种心情很复杂,有过借钱的经历造成的心理阴影,我很抗拒欠债,从不用信用卡也不提前透支消费,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
那时我们村的小伙伴都是五岁上学,天还没亮就开心的打着火把唱着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本来日子就够苦了,清晨爽朗的笑声是给自己加油打气。有段高坎子路很陡峭,全是坚硬有菱角的石头堆砌成路,不少人在那段路摔得头破血流,每次走到那段路都小心翼翼,互相搀扶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敢打马虎眼,一不留神就是血光之灾。对于年仅五岁多的我们不害怕吗?怎么会不害怕,怕的要命,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地理位置就那样,也只有那一条路通往学校,未必因为害怕就不去读书了吗?迎难而上这词不用学,与生俱来的。
回过头看看现在的孩子上学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小学和幼儿园都在居家附近,近的几步路就到了,远点的也就坐几个站就到了吧。就这段去上学的路程都可以睡很久的懒觉。现在的小学生应该是很少会关心一年下来要用多少钱吧,没想过读不起书的问题吧,父母已经全都操办好了,只管好好读书专心听课,家长努力挣钱,孩子心无旁骛的用功学习,分工明确心安理得,不用时常担心家里没钱用,不用愧疚因我读书而帮不上家里忙,耿耿于怀借钱读书,就这一点我就很羡慕了。
我看着还有家长抱着孩子去上学的。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条件背景环境不同,形成习惯也就不一样,也不需要都理解,侧面反应出不同家庭的教育差距就有那么大。
这季节没有秋天直接进入了冬天,有经验的家长都说冬天上学很恼火,好多孩子早上都起不来要哭闹赖床,让我要有心理准备。这两年给孩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按理来说不会出现那些情况,他到点了自己就醒来了从不赖床,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这点很有信心。
现在的学校建设很好,学习氛围也好,我没有担忧和不放心,对学生的安全意识也保护的很好,有保卫站岗,接送还要学生卡有视频监控,严格把守按规则执行。这样说起来我们读书那时真是心大,都没想过被人拐走,只不过穷乡僻壤荒无人烟的山区也是没有人来,所以家长也不怕孩子被抱走……
回家了,宝贝迫不及待的要试穿校服,还让给他拍照发给好朋友看看,笑得很开心一脸灿烂。看着宝贝喜笑颜开的样子,我也好欢喜。把照片发给他哥哥看,两个人语音聊天笑呵呵的,这一刻我为孩子感到高兴。
时代变迁,高科技产品轻轻一按就能定格美好时光。我们的少年时代就只有一张毕业照的回忆。社会进步越来越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的孩子不用承受我们当年的苦与难,取与舍,他们的童年时光是欢乐的,没有忧伤没有忧愁,真正的无忧无虑快乐成长。
那时多少人因为家里穷而放弃了读书。有多后悔就有多渴望,只有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圆梦,绝不让他有后顾之忧。
孩子啊,当你踏进校园那一刻起,请好好珍惜校园时光啊,只有爱惜光阴的人,才能做到持之以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