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

作者: 孔方门下走狗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15:26 被阅读0次

          “火候”真是个很微妙的词,尤其是在中国。

          从古至今,中国人做事最讲究火候,凡事快不得、也强求不得。烧菜讲究火候、泡茶讲究火候、求人办事或筹划某事,也讲究火候。火候看似简单,实则高深莫测,但凡能操之游刃有余之人,一辈子受用无穷。有人生来就晓得这其中的奥妙,而有些人穷其一生,也不得章法要领。这是一门极难懂的学问,学校里并不教授此课,全凭个中体会。

          “火候” ,本是指在烹饪过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一个伟大的厨师是能够懂得:从油热几分、温度的高低、菜色的变化上来判断,下一步将如何操作。其奥妙必在于其日积月累的口传心授,和烟熏火燎的实际操作。少一分则嫩,多一分则老,只有恰如其分的火候才能尽享食物的最佳味道。

          在中国能够游刃有余地掌握好火候的人,一类是厨师,另一类则是人精。所谓人精,即是指一个人特别有心眼、特能算计,对世事精明,不好糊弄,处事圆滑,从不吃亏的人的尊称。我向来对这一类人特别佩服。因其老于世故,做事有分寸,无论何事到其手里,便三下五除二、圆满解决。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类人在单位对上善于察言观色,懂进退、顾大局,颇受领导器重。对下能够团结群众,低调谨慎,顾及到每一个人的脸面,也颇得同事欣赏。不同于那些咋咋呼呼、溜须拍马,把人情做在明面上的人,这类人不显山、不露水,又好似和事佬。

          我见过一些喝茶的人,醒茶之后,将茶和沸水倒入壶中,盖上盖子,正襟危坐,神色肃然,不慌不忙,如入禅定。问之:何时可饮?答曰:火候未到。方等上十数秒,缓缓打开,香味扑鼻,如草木之清香,茶色清亮,饮下,甘之如饴。恍然大悟,这就是火候的味道和魅力。

          凡求人办事的,火候掌握得好了,不漏声色,求人和被求的皆双方欢喜,如沐春风。善于筹划全局者,做起事来也事半功倍,不费吹灰之力。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在这“火候”二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求人办事,最讲究就火候。从来没有开口便说,单刀直入的,既不礼貌,又容易让双方陷入尴尬。须拎了满满当当的礼物,点头哈腰,言语之中还需透出几分敬仰。待你被客气地引入座位,开头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攀谈家事,一片融洽,所谈甚欢。待你将要开口说事,对方便面露难色,答非所问,哼哼哈哈,半天不入主题,最后说这事有难度、等几天再办、研究研究之类……最后还客气地请你入席就餐,这时候对方多半是要下逐客令了。不是办起来有难度,而是礼太轻,不入对方法眼,如果你能懂得就坡下驴、起身作揖,开门告辞,回去再增加筹码,这事多半能成。

            这是求人办事的火候。

          善于谋事者,也必善借于势。势者:权势、气势、局势皆有。势是一切事物的趋向和向心力。《易经》最讲究势,认为势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任何人都必须因势而动、因势而为,方可能成事。这势何尝不是一种火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成全了诸葛亮,也成全了孙刘联军。如果诸葛亮没有算准东风的时机,贸然出兵,必然不会成就赤壁之战的神话。《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对于出兵时机的火候把握,也是战争的智慧。

          拿捏了这些火候,就无往而不利了。

          我辈鲁且直,至今未学得一二,更不知如何学起。又恐照猫画虎,露出马脚,贻笑大方。索性放弃,任由性子,尽管未成大事,倒也过得舒心坦然。

          如若有人能不吝赐教,我愿欣然往之,登门拜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火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of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