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烟锅,母亲的针线

作者: 白杨的心雨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15:47 被阅读373次

      父母拉扯子女的历程中,总是离不开烟锅和针线。

       父亲的烟锅与母亲的针线,成了上辈人生活的一部分。

       那时候农村人的生活总是紧紧巴巴,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为了生活,父母忙碌的身影难以停歇,只有等到下雨天,等到严寒封冻才能消闲。在那艰难的日子里,农村人没有煤炭取暖,见不到煤炉,家家取暖用的是火盆。寒冬腊月,父亲戴一副水晶石眼镜,盘腿坐在热炕上。炕中央放一个中空的炕桌,内嵌一个脸盆子,盆子里装一盆灰,上面支撑一个土块,劈好的木柴和玉米芯竖立在土块旁,点燃后,火苗扑哧扑哧,浓烟熏得眼睛直流泪。父亲赶紧拿起一节烟筒,一头搭在土块上,一头从窗亮子眼里搭出窗外,浓烟便从烟筒吸出去。这种简易茶炉,熏得屋子里黑乎乎的,墙壁上贴的报纸也看不清字迹了,却烧得满屋子暖暖的。父亲就这样一边烤火,一边熬茶,一边抽着旱烟锅。

       父亲的烟锅是随身物品,无论劳动还是走亲戚,不管农忙还是空闲,烟锅从不离身。父亲总是隔几个时辰抽一锅旱烟,然后磕掉烟灰,擦干净玛瑙烟嘴,绑紧烟袋……这些娴熟的动作,他每天都要重复好多遍。闲暇时,吸几口旱烟,很过瘾;辛苦时,歇缓一阵,吸几口旱烟,打打乏气,是为了借力。

       父亲是解放前的老念书人,一到空闲,总有人找父亲拉闲。那时候农村人招待客人唯有旱烟,无论谁,来到家里卷一棒旱烟,津津有味地听父亲讲三国,讲历史,连公社来的工作组,也被父亲吸引,成了家里的常客。好客的母亲看到来了客人,便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儿,老早收拾饭菜。家常便饭拌上父亲的精彩故事,反倒成了一顿佳肴。

父亲的烟锅,母亲的针线

        父亲的烟锅常常陪伴着母亲的针线。在空闲时间,母亲手中离不开针线。父亲坐在炕上翻一翻发黄的旧书,抽着旱烟锅,母亲便安详地坐在炕沿上做针线。

       母亲的针线忙里偷闲。在没有电灯的年月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夜深人静时,我们都熟睡了,唯有母亲经常带夜做针线。半夜里一觉醒来,微弱的灯盏还亮着,母亲的身影映射在屋子里,好大好大……

       我们兄妹五个,一家人的穿戴全靠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粗糙的手在寒冷的冬天满是皲口,疼痛难忍。晚上用一块生猪油在煤油灯上烧一烧,油滴趁热滴在皲口上润一润,皴口才不会继续干裂,第二天农活家务照常干,从不间断。

       母亲心灵手巧,针线活儿缜密细致,附近小有名气。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兴起唱戏,母亲便亲手裁剪,带领村里的妇女们缝制戏衣。有了戏衣,每年正月里,大家聚在一起放开嗓门唱上几天秦腔,很过瘾,很开心。

       在青黄不接的年月,唱戏穿的靴子,是母亲拿手的手工活儿。农闲时做几双靴子,三十里以外的秦腔爱好者也赶来买。那点微薄的收入,在最艰难的日子,贴补了一家人的生活。

       如今父母走了,父亲的烟锅与母亲的针线已永远消逝,可是,烟锅与针线陪伴了我的童年,直到现在依然感觉那么亲切。那烟锅里冒出的一缕青烟,永远锁在了我的心田,那针线笼子里的一团针线,永远缝住了我对父母思念……

父亲的烟锅,母亲的针线 父亲的烟锅,母亲的针线

相关文章

  • 父亲的烟锅,母亲的针线

    父母拉扯子女的历程中,总是离不开烟锅和针线。 父亲的烟锅与母亲的针线,成了上辈人生活的一部分。 ...

  • 父亲的烟锅

    父亲有严重的气管炎,但一直却不离他的旱烟锅。

  • 2018-04-26

    母亲又低头做针线了,二姐明白,母亲这样算是默许了,连忙问吃烟的父亲,一斤麦现在几角,其实二姐知道麦的价格,二姐只是...

  • 母亲的针线

    我的外套出现了个大口子,一指宽。 早知道这衣服会豁成这样,我就买件大一码的外套了。可我的针线活不太好,能把一件衣服...

  • 母亲的针线

    母亲的针线笸箩 像极了她的日子 琐碎 安静 实用 母亲用针线缝补着衣裳 也缝补着满是窟窿的日子 那纹入针...

  • 母亲的针线

    文/九月沉敛就是嘉舍小主 图/九月沉敛就是嘉舍小主 题记:此文献给妈妈,献给温馨朴素的旧时光 在偶然回乡下的日子里...

  • 母亲的针线筐

    过年回乡下,帮母亲整理杂物间的旧物,角落里静静躲着一个筐,它长得个子不大,小巧玲珑,上面荡了一层灰,别看它现在不起...

  • 母亲的针线篓

    刚记事的时候,家里就有个用高粱端细杆制作的小篓子。那是母亲的“聚宝盆”,里面放满了针线、纽扣、碎布条……等做针线活...

  • 母亲的好针线

    我的柜子里,放着一个碎花的棉布包袱,是当年我结婚时包裹嫁妆用的,里面包了十几双布鞋,有淡绿丝绒绣着菊花的,有深绿...

  • 《母亲的针线筐》

    母亲的针线筐 母亲有一个针线筐,儿时,我常常围在它身边。 其实,我们这里都管它叫“鞋筐子”,直径五十厘米左右,高十...

网友评论

  • 白杨的心雨:往事如烟,父母难以再见,谨以此文献给我最想念的父母!
  • c33ad9d2eebc: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
    白杨的心雨: @浅笑盼嫣然 谢谢!
  • 45d59ef096b8:好文章永远是淡淡的,不需要华丽的言语去修饰。
    白杨的心雨: @艳子_6c83 谢谢!
  • 04d8dca57e32:内容真实、具体、生动,条理清晰,用词得当,语句通顺,朴实自然,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很好!
    白杨的心雨: @弟弟_77d5 谢谢!
  • e99f74ca84bb:写的很朴实,感人!
    白杨的心雨: @晨露_131a 谢谢!
  • 596b96f136d1:感人
    白杨的心雨: @太阳_0fcb 谢谢!
  • ed8b63ae36f6:岁月越流逝,感受父母的爱越深!
    白杨的心雨: @ChrisP3 经历过的,总是历历在目!
  • 40bed09f07db:外婆做得一手好针线。一块白布,在上面随意挑几针,就是几朵水灵灵的桃花在颤摇摇地动,好像吐露着馨香。
    白杨的心雨:母亲的针线让我们兄妹的童年充满五彩的梦,孙子们也穿戴过奶奶做的花棉袄、绣花鞋、猫耳朵帽子😊

本文标题:父亲的烟锅,母亲的针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uq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