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这句话描述的太对了。小时候父亲就没少骂我,经常因为跟我无关的事情骂我,我也不敢反抗,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比如谁家的猫跑到鸡圈里把鸡叼走了,骂我没用;猪圈里猪把泥筑的墙拱个大窟窿,骂我没用,没看好猪;和父亲一起赶猪回家,结果猪就是不进门,从另一个方向跑了,骂我没用;丰收的黄豆他放在一个地方自己找不到了,说家里进贼了把他的黄豆拿走了,骂我没用,没看好家;种种这样的骂从幼年一直骂道成年。父亲就是权威,容不得半点忤逆;
最近我发现女儿生气的时候,就是重演我生气的时候的样子,连生气的话都是一模一样,真的是耳濡目染的影响着下一代。
最近亲子关系很糟糕,又是好久没有看书了。看亲子教育书的时候,我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以往与她相处的方式,可是过一段时间就又忘记,又会再次陷入紧张的亲子关系中。
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潜移默化在骨子里的东西也很难。
书中提到的反面教材果真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自己往往也会用说教,警告,威胁的词语来处理遇到的问题,结果确实适得其反,气了孩子又气了自己。
又读了书,才能冷静下来。找到一些《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一书中记录的技巧,顺便记下: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一,请孩子帮忙。
二,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三,表明你的期望。
四,提供选择。
五,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六,采取行动
七,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我们要坚信,如果肯花时间坐下来和孩子分享彼此的真正感受,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想出双方都接受的解决方法。
这个方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就是当我们出现冲突的时候,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赢谁输。
我们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得到尊重,同时我们也在教导孩子,他们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我们的仇敌。
我们在教给他们如何参与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是现在还是身处困境,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将来复杂的社会中,这个方法都要都能让孩子受用受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