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崔律精时力交流群
Day19·“事件·时间日志”(4)

Day19·“事件·时间日志”(4)

作者: 言廉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1:38 被阅读13次

    【《奇特的一生》·Day19·“事件·时间日志”(4)】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20日。

    一、原文:

    P70

    我们还可以随便拿哪一项继续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项吧——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这12小时花在什么上面,一目了然,误差不超过1分钟。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372页,看完(共16小时55分)

    ——6小时45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91页

    ——2小时0分

    3.P.贝尔格的手稿

    ——2小时0分

    4.聂考洛·奥斯维尔陀,17页

    ——40分

    5.拉特纳的手稿

    ——1小时30分

    合计

    ——12小时55分

    大部分学术著作都做了摘要,有的还做了分析研究。所有摘要和评论都规规矩矩地装订成册。这些用打字机打的合订本,犹如读书总结,是他融会贯通了的知识的存放处。只要翻一下提要,就可以记起某本书中需要的东西。

    柳比歇夫有种罕见的才能——随便哪本书的作者,凡有独特的见解,他都极善于汲取。有的书,一张纸就够;某些大部头书,需要几张纸来归纳。它们的精华同它们的厚度怎么也不相称:大量的插图、表格、附页、书皮……

    二、我的阅读日志:

    【我对片段的理解】

    柳翁每一类工作记录,细分到具体的时间花费,核对后误差不到1分。也就是说每一类时间支出都有据可查,误差不到1分钟。

    不仅时间记录支出做到有据可查,阅读学术著作也做了摘要,并装订成册。

    写什么要做摘要,还要装订成册呢?

    摘要是柳翁为了方便快速找到自己记忆需要东西的自制索引,猜测装订成册为了方便翻阅。

    除了柳翁阅读常做摘要,他还善于吸收其他作者的独特见解。

    【我的思考与实践】

    为什么柳翁对于时间记录清算可以做到误差不到1分呢?

    我想这除了柳翁自愿记录时间的勇气,还有他的善于计算时间,比如他把一日的纯时间分为3个单位或6个半单位,善于计算来自于实践,实践的优化。

    为什么柳翁阅读要做摘要呢?

    摘要是是为了柳翁方便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如果我们把素材收集下来,并且建立索引,是否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会便捷呢?对时间的把控是否更容易呢?

    柳翁阅读过程做摘要,及对其他作者独特见解的吸收,做一些图表等,这个对我的启发特别大,一个是善于吸收其他作者独特见解的人,他肯定有一种中立而客观的视角,一个是做摘要、图表,这也是知识生产的过程。这一点尤其是在我读专业书的时候很大的启发。链接知识这个打算明天试试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19·“事件·时间日志”(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v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