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81254/c9af15c98433cd14.jpg)
经常有女性问我:张医生,我的身体很虚弱,但稍微一补阴,身体就凉下来,稍微一补阳就上火,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这些“水深火热”的朋友。
在中医里面,有个学说叫“子午流注”,讲的是经络之气,每天按照不同的时辰运行,流注不同的经络,“子午流注”的规律如下:寅时(早晨3点-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血液输
送于百脉,开启新的一天。
卵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此时起床利于排泄。
辰时(7点-9点)胃经最旺,人们开始进食,补充水谷精微。
已时(9点-11点)脾经最旺,有利于吸收水谷精微,生血。
午时(11点-13点)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最旺,为血液分清泌浊。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
西时(17点-19点)肾经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精华。
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
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人应进入睡眠,修养百脉生息。
子时(23点-1点)胆经最旺,疏泄一天的积滞。
丑时(1点-3点)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这个时间表在针灸中运用最多,根据不同时辰,去开不同穴位,但在服用方剂方面,很多医家也会遵照这样的规律来用药。比如清代的叶天士,他在给患者调理时,就大量运用了这个思路,如果是泻心火的药物,他会要求患者在中午服用,这样可以直折心火。
很多女性朋友四处求医,看过很多中医,吃过很多药,但效果就是不明显,心灰意冷。我建议您,如果自己确实属于虚损的情况,不如先回到最简单的路上来,老老实实按照“子午流注”去做,在不同的时间,服用不同的药,如果舌质颜色微微发红,可以采取这样的思路:
早晨,饭后九点左右服用“补中益气丸”。
中午,十一点到一点间服用“加味逍遥丸”。
晚上,五点到七点间服用“六味地黄丸”。
服用的量,就按照说明书上所说。
如果是舌质的颜色很白,不是红色的,那么晚上的药就改为“金匮肾气丸”。
如果有瘀血之人,加服三七粉一克,西洋参粉一克,一天两次,饭后服用,可以疏通气血,打开经络,有利于中成药的吸收。
一般情况下,早晨服用补脾的药物,可以生发阳气;这些人情绪都不好,所以中午的时候可以泻心肝之火;晚上滋阴,可以顺应自然节奏,调整阴阳。
方法简单,道理却并不简单,其中自有天地乾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