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羡慕的往往是别人生活的镜像
傍晚,好友阿彪给我打电话闲聊说,他的高中班长去世了,黑色素瘤晚期。我未曾见过那个93年的女孩,但十分为她感到惋惜。其实之前早就陆陆续续地从阿彪口中听说过她一个个闪耀的标签:开朗乐观,马拉松健将、喜欢旅游和分享,为了做好自己的旅游公众号,曾经休学一年,到各处体验生活,梦想着毕业后做一档自己的旅游节目。
读过她的几篇游记,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她阳光的性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我曾经如此羡慕她的经历,她的活力和她的魄力,一度觉得那就是我求而不得的生活。然而,一瞬间,好像所有这些闪耀都坍塌成了遗憾,对于她,也对于我。
原来,别人的人生没你想的那么好。
2.看似顺利的人生,总是伴随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痛楚,不论是自己或是别人的
这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一件事。小姨是医院出名的“美女博士”、“美女副主任医师”。在外人的眼中,小姨和小姨夫应该是标准的“三高”CP了:高学历,高地位,高收入。每次亲戚朋友聚在一起话家常,免不了夸赞他们:几千人几万人里,也再找不出这么幸福的一对。
去年十一月份,小姨电话里告诉我她离婚了,原因是发现了丈夫的出轨。她说的轻描淡写,仿佛不是一件什么大事情,就像对待工作上的问题一样,可以轻易解决。我当时很佩服小姨,默默赞叹或许这就是现代独立女性的自立和果决。
大年初五那天,照例和小姨见面聊上一会儿。路上塞车,等我到达约好的咖啡厅,小姨已经点了杯热牛奶坐在角落的位置等待。冬日刺眼的光透过橱窗照得屋里处处明媚,除了她的脸色。聊了没多久,提及到嘟嘟(小姨的儿子)的时候,小姨眼眶一下子变红,再也隐藏不住泪花,肆意的落下。她努力用纸巾控制住泪水,半抽噎地说:我现在都不敢生病,生怕没人能照顾嘟嘟。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要靠我一个人撑,我很累。
我在安慰她的同时,也在整理着自己的思绪,自我有记忆起,真的从未见过小姨如此脆弱的样子。
离开的时候,她的一句话戳穿了事实:为什么别人看起来都那么快乐?或许只是因为,别人眼中的我也是如此幸福吧。
3.生活虽然不易,但也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
这种发生在自身眼中和外人眼中的差异,你我或多或少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跟同学交谈偶然得知,在他眼中,我竟然是个性格外向的人,甚至还有着东北风格的搞笑天赋。这与我对自己的认知相差甚远。
每次在公开场合自我介绍,我都会说:我性格内向,希望以后慢慢了解大家。这源于我最心底的自卑,我是一个不善于发现自己优点的悲观主义者。我曾一直觉得自己除了学习成绩不错,其他一无是处。后来当我发现,我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科研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不能够甚至永远将不能转化为产品的时候,我感到深深地绝望。甚至一度患上了空心病和焦虑症,动过想要自杀的念头。
而我的同学跟我说,他觉得我有不少的优点:宽容,善良,善解人意,幽默,聪明,英语好,学习能力强…我仿佛获得了一种从未拥有过的认同感,虽然只有一刹那,但很真实,我开始发现,其实我没有那么遭,生活也没那么糟。
4.妄自菲薄,无非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而思考和行动的太少;知道的太多,而了解的广度太小。
社会上有个有趣的现象:不少人很努力很上进,受到称赞时,腼腆低头一笑:我了解的只是皮毛。随后再次被称赞为谦而不骄。我是此类人的其中一员,可就个人而言,我只是说了实话。
“妄自菲薄“是对自我否定的一种表现,进一步而言便是对自身缺乏信心。那为什么你这么上进,却依然没有自信?
我想只是因为你太“上进”太“忙”了。这个时代要求每个人都要上进,而上进最量化的表现就是“花时间”。我们“上进”到对自己苛刻,“忙”到让自己一刻不得闲。我曾经看过一个学生抱怨:我从早上六点半起床起来本单词,晚上学法语,学口译,睡前还要听听力,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
原因再简单不过。你想要的太多,却只是看上去很“上进”,把自己过得很凌乱,没有任何时间去思考和反省。你的心中像是长满了大片杂草,尚未平静焦躁?如何得到信心?慢下来,静下来询问初心,才有时间思考,才有时间发现,原来你的健康、你的家庭、你的不甘于现状的心,本身就值得你自信起来。慢慢来也许真的比较快。
当然要从根上治疗妄“自菲薄”,你需要一颗“定心丸”。我们往往发现,所谓的牛人大多是潜心工作于某一行业多年,也许五年、十年,也许更久。但当他们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变不需要在乎着装、不需在意颜值,不需要依据外界评价作为自判标准,却依旧泰然自若,自信满满。他们“做的”足够多了,他们的心也就自然踏实了。而对于我们焦虑的大众,这点是最明显的区别。我们都急于过标配的生活,我们惶恐落于人后,却难逃越是焦躁,越得不到满足感的可怕循环。慢下来做一件事吧,坚持下去。也许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但应该好于你之前的忙乱。
还有一点,在摆脱“妄自菲薄”过程中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即:删选和甄别获得的信息。之前其实我并没有意识到信息爆炸的危害,直到我发现有些信息确实引起了我的焦躁。“90后农民小伙创业,4年后身价千万!”、“90后CEO:从估值过千万到一无所有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知道XXX在证券公司工资都80万啦”···看完这些新闻或消息,再看看自己,连基本求生的欲望都快丧失了。
可事实呢?创业大牛们真的从没来过我的交际圈,在证券公司的同学年薪也还没达到80万,这些故事的鸡血效应很快散去后,却带给了我挥散不去的慌张情绪。
于是我选择性地屏蔽掉这些消息,多听听别人口中的自己,吸取建议,但尽量减少听说“别人家孩子”的故事。我开始相信,不全面的事实更接近谎言。与其羡慕传奇不如正视自己。
反正,生活就这么一次,少一点焦躁,少一点妄自菲薄,活成自己本来的样子。
作者:Darren
meiyounani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