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持续行动,你需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持续开始,持续放弃?;想改变,但是没时间;自己做了梦想清单,但总是无法完成;总有意外让自己中断计划,逃不出放弃之后,又想重新开始的怪圈。
在持续行动之前,你需要一个新的认识:
1/面对真相;
我们总是低估做一件的难度,轻描淡写的开始,打没有准备的仗,只能是屡战屡败;
持续行动比我们想象的要难的多,要做好不断调整的准备。同样来自前人的道理也不要轻易觉得自己懂了,虽然道理中的每个字你都认识,但加在一起代表的含义,可真的不大一样。而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需要大量实践与无数代价的积累。
不要被那些随随便便就成功的案例洗脑,当精修的事物带给我们愉快的体验,听上去轻松有趣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一定要留一个心眼问问自己:代价在哪里?
为什么庞氏骗局这么“吸引人”原因是人们希望得到不现实的回报,而且容易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我们需要承认: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是不准确的,会存在巨大偏差。
我们的自卑,犹豫,害怕投入,企图寻找捷径,这些本质上都是缺乏行动力的表现,而想要成长进步,我们一定要接受一个真相——哪怕做了很多事情,也未必马上得到想要的结果。
2/如何实现持续行动
根据不同阶段,把持续行为划分为四个阶段:10天,100天,1000天,10000天,不同的阶段我们要集中解决不同的问题;
(1)如何平稳度过第一个100天:
坚持10天是很容易的事,我们可以坚持每天1小时原则,但在100天的关口中我们会遇到以下问题:
时间是永远不够的;比如你要准备考研,又担心上班的自己没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就下定决心辞职,但实际上,当有了大把时间专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总有复杂的事填充各项工作所占的位置,分解你的大块时间。
坚持行动其实很简单——每天锁定一小时
有些人在决定要改变生活,总会给自己定各种flag,恨不得“万箭齐发”;但全面开始就意味着全面崩溃;切记在刚开始的三个月,选择一个坚持下去就能得到稳定收益的方向,不要贪多,更不要高估自己。
只有会做减法,才能做加法。从一件事开始做起,是收获个人成长的革命性举措。
几个需要注意的误区:
关于追求质量还是数量:持续行动一定要每天都要做,数量的积累才会增加感知的敏锐;
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方法:任何领域的初学者,刚进入一个领域总是执着与找方法,想不走弯路,高效抵达终点;但这本书提到《不走弯路》像中彩票一样难,整日想着不走弯路,这本身就是一条弯路。那些整天忙于找方法的人,哪有时间做事,书中举了一例子:当钱三强夫人谈到如何发现重原子核分裂与四分裂现象时,何泽慧说:“要发现东西容易的很,做工作细致点就成了”
从100上升到1000
在一个领域持续行动三年,就能积累起自己的影响力了,在这个时期你还会遇到不少问题:
如何解决兴趣消退的问题;
兴趣可以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老师我们可以自学成才。
无论什么工作,最终都只会被重复替代,要知道兴趣只负责开局,之后的路需要靠的是我们责任与信念。
关于时间管理;
许多人提到时间管理,想到的是买本子,做计划。这误解了管理的意思,想想如果不要管理一个团队,难道就是每天把成员的名字翻来覆去做记录吗?时间管理的实质应该是“行动”,一天必须要完成的事昨晚睡前过一遍,第二天持续不断完成,享受完成之后的快感。晚上入睡前做个简单复盘。少搞花架子,多做一些事比什么都强。
关于方向;
当行动越来越多,想法也就越来越多,这时候很多问题都会涌现,持续行动这时候变成了对新问题的理解,这成为开启新世界的钥匙;此时,不要着急寻找答案,而要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答案会在持续行动中涌现。你饿了,会去厨房拿些吃的,这不会成为困扰你的问题,记住那些困扰你的重要问题,都没有直接的解决办法。
不要质疑自己的力量弱小
有些人放弃,是因为看到比自己做的好的人太多,自己前面的巨人太多,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当然有,这些都不能成为你一事无成的借口。想想一个北漂的人,一辈子拼命努力可能刚攒够一栋房子,但是那些原居民,生下来就有好几处住宅,你的终点好像只是人家的起点。但别忘了,你现在经历的,都是人家家祖辈经历过的,而他们现在的生活,会是你下一代的生活,他们也只是占了时间的优势。你要相信,现在做好自己的事业,是在慢慢积累你的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