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优雅而愉快??EXO me??
书名可能可以改成如何掌控风险进行创业
回望,很多成功者的例子可以看出,创业一般来源于经验,专业领域内的突破。可能,也许,并不是这样~
创业步骤
1.找到你迫切想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矛盾
你的兴趣点,决定了创业的方向。你想要的,你的热爱,你乐在其中的事情,可以成为创业的选择,但是记住,这并不是“赚钱的工具”
找到所谓的“痛点”,并且验证价值假设,简单来说,即是你的产品可以“卖”出去
2.找到一个“秘密”
我理解下来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就像海底捞一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生态系统,火锅底料也好,服务也好,就餐体验也好,是一个整体,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吧!
3.反脆弱—不确定发生时,“我”能变得更好
去创造IP,创造品牌,作供应链上游的东西,把自己的尾巴转移
4.指数型的用户增长,打磨产品
好的产品才是用户增长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运营也不可或缺,私域流量的分享利用可能是最快途径的用户增长方法吧?
产品的打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逐渐变好才是硬道理。
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City Shop的项目经理。一起经历了很多,感触很深。
原Boss也是自己创业,打造了City Shop这个品牌,连锁精品超市,汇聚海内外的珍馐美食,因为他自己是个大吃货。哈哈
最开始,九几年,那个时候上海的进口食品很少很少,外国友人很多。矛盾就是,外国人怎么吃饭呢,虽说中华美食千千万,但是谁都有一颗家乡胃。Boss也爱吃,碰巧英文又很好,在酒店认识了很多国际友人,聊下来发现,他们没有什么可吃的,高收入人群又很矫情~Boss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从国外进口食物来满足外国人的需要。
一开始很难,开始自己去跑各个市场,接受电话订单,送货上门,但是他乐在其中。慢慢的慢慢的,口耳相传,大家都知道了,于是开出了第一家门店City Shop,
广受好评。不仅外国人喜欢,国人也觉得很新鲜,咖啡、奶酪、火腿、红酒,很多没有见过的商品都出现在货架上,那个时候也比较单纯,网络没有很发达,一传十十传百,门店开了一家又一家,农场基地建了一个又一个。
转眼来到了13年,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电商层出不穷,对传统零售的冲击很大,虽然我们也有被波及,毕竟还是有点不可替代性,仍然不温不火的开着店,可这个时候,国际友人们基本也回的差不多了,再也没有那种,一次购物可以刷个5、6000的顾客,淘宝也真的很强大,国内的客人开始了比价模式,我们的会员制度也没有跟上步伐,种种种种吧,16年从巅峰跌下神坛,最后也不免落入被收购的结局中~
各种经验教训吧,Boss现在开始务农了~哈哈,依旧爱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