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和《时间投资法》在时间管理上是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并按此做过很多尝试,目前只能算是尝试过而已。曾经觉得时间根本不受我控制,实践之后发现时间管理问题不在时间管理本身,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対。
缘起
- 为什么时间不够用,一天如果有48小时就好了
- 工作老是被打断,忙了一天,啥都没干成
- 想学的东西很多,又不知从何学起
- 时间都到哪去了
- 知识焦虑
- 时间管理?时间根本不属于我呀,领导一句话,什么计划都乱了
- 计划太死没有灵活性,太松又太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bb5b1cd1c93bd1c0.png)
奇特的一生
10年左右,囿于自己无法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决定逼迫自己看书,想给自己做一个长远规划,寻找相关资料和工具时发现了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他是苏联的XX家,因为实在不好为他定性,据说他的追悼会上,有各个领域的人,他在每个领域都有建树,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些很奇怪的记录本,记录的内容像是日记,但是只是记录一天发生的事件时间和简单说明,随着了解的深入,和他接触的人沟通以后发现,柳比歇夫是一个时间观念强到极致的人。特点大意如下:
- 涉猎领域很多,且都有建树,或起了好头
- 少有无效社交,生活在非中心城区
- 业务生活丰富
- 时间观念强烈到极致,惜时如金
时间管理大致做法如下:
- 记录一天当中发生的事件,耗时和简要说明
- 定期回顾各类事项耗时统计,寻找节约办法
- 几十年如一日记录,事无巨细
目前,时间管理类理念,软件等都会提到这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3c8177f91d9ab8fa.png)
时间投资法
日本胜间和代的书,她本人在日本工作,最初在咨询公司,后来做家庭主妇,期间出版10多本书籍,每天写专栏,独立抚养几个孩子,记得没错的话,似乎还从政了。书上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最大的感触是:
- 紧急的事情很可能是拖延而来
- 事情要做在前面。比如小孩生病,家长会很着急,她的做法是多带孩子骑车锻炼,有点时间统筹的感觉
- 她自创的笔记本,托朋友去日本买,没买到,后来自己去日本旅游,特意找了当地的书店也没有,有点遗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5a65354bd69bb760.png)
番茄工作法
前几年曾经疯狂的风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应用的并不太好,大意原理是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不长,所以,建议每隔25分钟就休息5分钟。可能是因为国外厨房的定时器是番茄形状,因此得名。
最初使用的结果是,我认为研发工作打断很可惜,再连上去比较难,所以把1个番茄的时间变长45分钟,最后因为老是被打断,不了了之,这里给我一个很大的教训,人家推出来的东西,如果没了解清楚之前,还是少自作聪明比较好。
在个人实践上,25分钟让我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就是自己最好的状态。被打断再次进入那个状态耗时更久。估算和回顾也会相对容易,一件事需要多少个番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ce13dd91fdfe5ce7.png)
四象限法则
时间管理可以说是一个伪命题,时间是一个客观存在,无法被管理,真正要管理的是自己对时间的利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自己,应对发生的状况,做好事,管好生活,四象限法则把事情分为,紧急,重要。大致原则如下
- 重要紧急的事情先做
- 多做重要的事情,防止它变成紧急的事情
- 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可能不做也没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d27c7ceaa482c8cc.png)
大概会有个比例,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是,这些选择,前提是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最好是关于个人的,这个事情才会持续,否则就需要组织不断打鸡血,个人不推荐。 它会让我们明白一点,所谓领导一个电话来就没有个人时间了,其实换个角度思考,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做了,其他的突发性事情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可控,但是我们太忙了,没时间想这个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b9b2ae8180d3a2e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45056010328d506d.png)
我的实践方法得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f344b60986e37410.png)
-
时间记录
- aTimeLogger记录时间,会有大致说明
- 每天早上7点回顾昨天的事,5分钟
-
整理回顾
- 对照google calendar的记录,可出计划管理的得失
- 周一晚上7点把这些记录导出到电脑
- 最后把每日记录和aTimerLogger内容整理到一个google的excel里,对照上周计划,回顾本周执行,确定下周计划
大概经历2个月以后,发现很多以前时间估计不准确的地方,一个非常大的触动是,时间的感知是刻意训练的结果,所以也更加自信对这方面的理解,这段时间大概看了8本书左右,都是在地铁上看的,感受到神奇的魔力,当然需要我有比较大的自律性。
- 本子记录
第一次买是在复旦门外的小推车上,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买了12种颜色,12本,目前在用,后来在日本找过更合适的本子,机缘未到,放弃了。AHA,将来应该还是会碰到。
离开上海以后,回顾的时间很难保障,最后没有坚持,但是保持了几个习惯
- 每天回顾
- 通过google calendar管理日常,特别是重复日程
- 番茄工作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1737451ed45b8b45.png)
GTD
知道GTD和OminiFocus,一直没有认真学,我大概的理解是:
- 事情从脑子里先搬出来,脑子是用来思考的,尽量不要让记忆占据大脑能量
- 分类,按事情类型或者按重要程度,分别对待
- 如果2分钟能搞定就做,搞不定就排期
- 不要过载
这个理解被尔东陈打击了,我要好好学习,认真学习
后记
- 时间管理的问题不在时间管理本身,再多的方法都需要人去实践,所以第一要解决的是内驱力,我为什么要做时间管理,做了时间管理我能得到什么,这个时候,往往就不是时间管理本身,可能是愿景驱动,也可以理解成是91说的爱。或者说是目标。
- 规律的生活,需要抽离很多现有的羁绊和习惯的链接,需要充分认识到习惯的强大,如果决心做,逼自己狠一点,其实也没什么
- 软件求精不求多,必要的时候,手工做也是可以考虑的,它能让我们静下心来
《目标》
《凤凰项目》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3009/6c0d4a0e9879686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