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下班很早回家,在楼下看到娃和奶奶,还有他的好朋友们在一起玩,于是加入他们一起玩到8点,到点,各自有点不舍彼此,贪恋玩耍,但是都还是很自觉地跟着回来了。早回以及和他们一起尽情玩耍的感觉是工作和生活平衡后的小小满足,好似用尽全力工作的一天同时又尽情陪伴了家庭,有一种生活的掌控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6191317/6d9cbb68082a5210.jpg)
回到家,奶奶拿出娃要买的金果,说在水果店,娃自己抱着,跟奶奶说,想买这些黄的、绿的,奶奶就花了50块买了6个猕猴桃。奶奶切好后,娃倒是很开心地拿着勺子挖,我们都很欣慰,以为他自己要吃,结果娃说里面有黑色的籽,很害怕,害怕自己吃了变小鸡。我和奶奶都说坚决不会变小鸡,他还是不肯吃,竟然还来了句,妈妈上班很辛苦,我挖给妈妈吃。猝不及防地暖到我们,老母亲我和奶奶都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甜蜜…^_^
当然最后的最后他还是没吃,就算答应我,拉好勾也没吃,我趁机教育了他什么是遵守诺言,做不到不轻易许诺,他似懂非懂。但是后面就很喜欢和我强调四个字:说到做到!
后来我很生气,有些沮丧地说,那妈妈吃了,就让妈妈一个人变成小鸡吧,他说那他就永远没有妈妈了,这句无意的话让我心里一咯噔,觉得自己说教有点过了头,我说那怎么办,他说,妈妈你也别吃了。
我抱了抱他,是呀,他的主意多么简单而又正确,不吃不就解决了吗?!为什么一定要把焦点放在这颗猕猴桃上呢?而我为啥又一定要逼着他吃呢,吃我们自认为好的东西呢。我小时候没有条件吃这些,就光吃些果园里的梨啊桃啊,不也成长的好好的吗?!很多时候,大人真的太容易犯这个错误了,把我们认为好的、值得的东西双手捧在娃的面前,执念地“逼”他接受,如若接受,便是孺子可教,如若不然,便是这孩子不领情,白白浪费了做父母的心意。全然没有顾及孩子是否“一定”需要这份心意,是否有拒绝的权利。不吃又能怎样?并不能,那又何必强迫带来不悦的亲子关系呢?
我没理他的时候,他说他很孤单,要哭的样子,我说你不会孤单,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都会陪伴你左右。他紧紧抱住我的肩头,点点头!
我问你知道孤单的意思吗?他说就是想哭。我心里一笑,果然小孩子的理解。但是转念一想,于我们大人,孤单不也是一种淡淡的哀愁,想要默默哭泣的感觉吗?
我又抱紧了他,他马上转愁绪为嬉皮笑脸,要我陪玩橡皮泥。
想起蒋勋在一篇文章中提起,他的同事来问她,“现在他五岁的女儿将来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但我建议23点才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儿,这比较重要。因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很难被感动。”所以对于孩子,认真的陪伴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娃有时会说,妈妈,我真爱你呀!
有时对着天猫精灵说,天猫精灵,我喜欢你!
昨天,爸爸帮他洗脚,他说爸爸,我爱你。爸爸说,我也爱你。娃很满足地接道:妈妈也爱我!
他还会对着奶奶说,我的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逗的奶奶合不拢嘴。
他在荡秋千时说,我小时候不够勇敢,不敢荡,我问,那是谁教你荡秋千的呢,他毫不犹豫地甜甜地说道,是外婆。
他经常经常一个人念叨,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奶奶,我爱爷爷,我爱外婆,我爱舅舅……
是呀,他是多么不吝啬地表达对我们的爱和信任!
他的世界始终单纯、纯净而简单,恼你,气你都是一时,而爱你是始终如一。
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总让我无意间就充满幸福和满足,继而对生活充满了满满的期待和欢喜。正如今天看到的下面这句话:
大地如此广阔,晨光如此灿烂,谁能不珍惜如此甜蜜的岁月,尽情地去生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