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欢几何

作者: 冉冉crr | 来源:发表于2023-05-08 06:55 被阅读0次

浮生应寄此身欢,易冷烟花百事宽。
行久暗香凝竹径,坐余斜日沁心兰。
酒杯尽吸岩花嫩,茶鼎新煎海月寒。
何以成天思寂寞,适时携手涉江滩。


河流千万里,门巷半溪湾。
酒有江湖债,诗皆锦绣山。
鸟飞烟树外,人语画图间。
小醉清嘉处,吟时日正闲。


乾坤何处是欢愉,眼底纷华一笑无。
万法本来容易说,四时随变莫非呼。
风光不碍浑闲事,雪景相将入画图。
更把渔竿擒到手,此生安得有仙儒。


欢愉藏仲夏,谁个醉芳辰。
歌引花千朵,诗成酒一轮。
翠屏低月入,画烛远山颦。
最喜今朝霁,幽兰拂丽人。

Ps:古诗词创作在我看来就像“绣花”,诗词格律就好比描好的架构,我们只需要锦上添花即可。

我们都是从模仿先贤开始的。然而一开始照猫画虎,可是画皮画虎难画骨,这当然需要无数次的历练之后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作品有篇无句,或者有句无篇,读者看后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很正常,慢慢领悟其中的奥妙,古诗中很多金句是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的,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格律只是敲门砖,但是我们也不要沦为格律机器人。诗词伯乐说格律的最高境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练习之后,不经意间写出的句子竟然合乎格律。这就说明了潜移默化的功效。

不少人是用新韵来创作古诗词的,毕竟新韵跟现在的发音差不多,而古韵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多都有变化,跟现在的读音存在差异。所以从新韵入手就不会令人产生畏难情绪。但我认为入门之后还是应该掌握一些古韵知识,不然会造成我们误判前人的作品。

诗词很难分家,我以为相对来说填词比较容易一些,律诗讲究太多,一不小心就会犯上“诗病”,比如对仗合掌、重韵挤韵还有句子的节奏变化等等,忌讳很多。

会写律诗的人填词容易上路,会填词的却不一定会写律诗。“能写”与“会写”其实是两码事。前者只是能写出合乎格律的作品,后者不但合律而且写得出彩。

借用诗词伯乐的话:靠谱不一定是好的诗词,但好的诗词一定靠谱。我们都是在学习精进的路上。三人行必有我师,诗歌路上一起进步。

相关文章

  • 为欢几何

    曼德博集合(Mandelbrot Set)是一个在复平面上的点集。有人认为 Mandelbrot 集合是“人类有史...

  • 为欢几何

    今晚的月变得很亮 像一杯酒 把天上的薄云都浸湿 疏星三两 如蜉蝣于水 似近实远 朦朦胧胧 这星星迟早坠入酒中 我想...

  • 为欢几何

    最近网络上铺天盖地一条新闻:产妇不堪忍受临产阵痛,两次要求剖腹产被拒绝,跳楼自杀。医院和产妇家属各执一词,都咬定对...

  • 为欢几何

    文/大纯 岁月在无意识中穿梭 远方,只能前行,无退路 持续的酒杯在指间晃动 仰起了头 让黑夜赋予你 神秘的原色 音...

  • 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想来最早读到《浮生六记》中的文章还是在中学时,“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

  • 为欢几何

    欲问人生为欢几何 怕去日苦多 今宵有酒趁冰喝 往后余生 纵马向山河。

  • 为欢几何

    想来最早读到《浮生六记》中的文章还是在中学时,“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

  • 为欢几何

    所有安静的文字, 是内心平静的流漏, 也是把乱红千秋过往的埋葬。 过去的遗憾, 像这季节深处的落叶, 滋养呵护心底...

  • 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中的郊游片段,虽然日常,但我想,这何尝不是“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一种答案呢。 那时的沈复夫妻也并不...

  • 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世间最好的事物莫过于美景如画、佳人如玉、佳酒佳肴。而此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有着这样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欢几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nk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