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的经历,
被邀请参加聚会时,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推脱;
在公共场合看到认识的人,决定躲起来,等他们走了之后再出来;
接到电话时,反复练习"喂你好,请问你是"、"不需要,谢谢";
点外卖时,备注里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不用敲门,放门口即可";
.......
90后的生活中,社恐几乎无处不在。
他们不擅长与人交流,在社交场合常常感到异于常人的焦虑和恐惧。
"一起走啊"、"电话聊"、"周末约",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让他们吓到失色,只想原地消失。
作为一个社恐患者,我常常陷入种种困境。
剪个头发,热情的托尼老师会从发型到发质,从个人到家庭对你进行全方位的关怀,胜似过年见到七大姑八大姨,尴尬到自己只会"嗯""对的";
出去吃个饭,敬业的海底捞小哥哥会嘘寒问暖、加水夹菜,企图温暖我的心,事实上我内心是一百个拒绝,只想安安静静吃饭;
上班的电梯里遇到了同事,内心一千零一次的挣扎是先说"早啊",还是说"嗨喽",还是默默装瞎;
周末逛街远远看到熟人面对面走过来,真恨不得扭头就走,甚至后悔今天出门。
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我感觉自己只要出门,就是实地扫雷。
真想向哈利波特借一个隐身斗篷,把透明变成自己的保护色。
但只要活着,为了生活,避免不了要与人交流沟通。
作为一个社恐星人,我是怎么克服这些问题的呢?今天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01.减少自我关注
社恐的人,往往害怕被身边人的评价和拒绝。
我不想成为别人眼中无趣的人;
我害怕自己做的是一些令人尴尬的傻事;
我担心我的能力不足,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
以上场景,都是庸人自扰。
就算做了啥尴尬的事,别人也只是一笑而过,什么嘲笑、什么恶语相向,都只是自己的臆想。
即便都是真的,别人批评又怎么了,不会少块肉,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改变。
所以,适当放下警惕的盔甲,减少自我关注,放心大胆的做事。
身边的人,会比你想象中更喜欢你。
02.发掘自己的优点
不自信,会使人丧失说话的底气。
我平时会参与线下的交流会。会上,你可以认识不同职业、不同圈子的人,分享心得的同时,可以让你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还有助于提升自信心。
刚开始或许会害怕,会担心自己做不好。但是硬着头皮上一次,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没想象中那么差劲,反而会赢得一片掌声。
所谓的社恐,不过是内心害怕某种经历的折射,放下这些防备和负担,你也是别人眼中优秀的那个。
03注重细节
以下是我社恐多年,在细节中摸索的一些小建议:
与同事朋友聚餐,不要抹嘴就走,留下来收拾餐桌,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工作中发现别人优点,可以适当夸赞,夸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学习到;
当某一人聊某一事很欢乐时,即使不感兴趣,也要保持倾听的姿态,尊重是相互的;
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偶尔丢脸没什么,"只要我不要脸,尴尬就追不上我 "。
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你多会说话,细节做到位,你也能慢慢走出社恐。
武志红曾写道:
" 如果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恐惧和愤怒究竟从何而来,人们就会明白,自己的恐惧和愤怒是建立在有限的人生体验上的,是不合理的。"
不要把负面情绪和生活枷锁强加给自己,推翻过去对社恐的偏见,你会发现你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做了的结果并没有那么糟糕。
愿你不再被社恐困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