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应该没有哪个媳妇不希望自己在前线奋斗的时候,后勤有个特别会做饭烧菜,吃苦耐劳的婆婆吧?
想一想你在职场上忙忙碌碌,操劳了一天,回到家就有热菜热饭端上来,而孩子的吃喝拉撒也不需你插手,就被老人家照顾得细皮嫩肉,活泼可爱的。如果这说的是你,那么,你真幸福!你也该从心底里感谢老人家,她本来就没有任何义务这么做,却做的这样好!
倘若你运气不够好,刚好碰上了不愿意主动帮忙的婆婆,或者也跟我一样,有个不爱做饭烧菜也不擅长做饭烧菜,而且还不怎么会陪孩子玩的婆婆,也不必太丧气,还是那句话,婆婆本来就没义务给你做饭烧菜,照顾孩子的。
这个道理,我未嫁之前,就知道的,但真正做到,却是最近的事。
01 婆媳矛盾
我婆婆是去年11月中旬才过来帮忙的。在这之前,孩子都是我一个人照顾。今年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也想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地去做一份自己想做的事,于是,就把婆婆喊过来帮忙。
刚开始的时候,婆婆每天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都是给孩子买些八宝粥,包子,零食之类的,把孩子的肚子填饱了,然后等我回来再做饭烧菜,她的理由是:她从小就不怎么会做饭烧菜,也不喜欢做饭烧菜!
刚开始听到她这些话,我心里觉得挺堵的,甚至还有点不高兴。心想,当初说了过来帮忙,难道真的只是接送一下孩子吗?我不是介意自己做饭烧菜,可问题是孩子还在长身体呢,如果天天给他吃些易饱腹又没营养的东西,孩子的健康怎么保障?可婆婆一句“不喜欢,我不会!”让我哑口无言了。
渐渐的,我心里有了怨言,跟婆婆的相处也有了隔阂。甚至听见朋友说起自己的婆婆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还邀请我去她家里吃饭时,就特别羡慕别人有个会做饭烧菜,能和自己分担家务的好婆婆。
02 一直在忙着生存的婆婆
有人会问,那你婆婆自己不做饭烧菜,她吃什么?她是不是除了接送一下孩子啥也不干了?
其实,我婆婆还真的不是这样的,相反她挺能吃苦,而且还特别会替子女们考虑的。
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贫困养成了她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别是贫穷教会她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双手,创造财富,才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年轻时她靠着自己的双手,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养大了我老公兄妹三人,还给自己和两个儿子在老家都盖了房子,所以,我婆婆满满的成就感,觉得赚钱才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
这个信念至今未变,只是理由和年轻时不一样了,年轻时,是要养家糊口,老了,是给自己干不动的时候挣个养老的资本,将来就不需要给儿女添太多的麻烦。
所以,当很多和她一般年纪的老头老太太都在外头闲聊,或者打麻将打牌过安稳日子的时候,我婆婆依然喜好戴着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跟一群乡下的中青年妇女竞争,谁今天做的活又多又快,挣的更多?
听了这些,旁观者的你们,心里什么感受呢?是不是为老人家感动钦佩的同时,又觉得有点悲哀难过?
我也常常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最后的答案还是贫穷限制了想象。没有见过好的人生,似乎连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这样简单的道理都忘了。
于是,我找了个时间,跟我婆婆聊了聊我对她现在过的生活的一些看法,大意是,前线就留给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吧,赚钱这事就当作人生的乐趣,再说,她现在做手工赚的钱真的很少很少,常常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连续干上好几个小时,一天下来也才赚了四五十。还不如好好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比如学些新的菜式,让自己吃顿好的,或者唱唱歌跳跳舞,多出去跟些老头老太太聊天。
也许,我的说服力太过一般(谁叫我现在还做不到月入过万呢!?),也或许是本性难移,价值观这事真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又或者是新的环境下,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也许真的就是窝在家里做点手工活,这样既可以逃避跟陌生人交流的尴尬,又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人民币,觉得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依然还有点价值感的。
价值感这东西,如果是只用金钱去衡量,就真的很狭隘又悲哀。
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像我婆婆这样的价值观,连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都建立在金钱之上,一辈子都在生存而没有生活,我把它叫做“唯价格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03 试着理解婆婆,从自己开始改变
意识到我无法通过说服婆婆来改变现在的生活,我终于还是妥协了。
这种妥协,不是放弃,是对现状的一种清醒的认知。
也许还能够挣钱就是婆婆活着的唯一尊严,为什么不尊重她呢?
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要求自己不再抱怨,而是理解婆婆。理解她“唯价格论”的初发心,也接纳她的局限和狭隘,同情她所过的人生。无论多晚,回到家做饭烧菜我也不再带着情绪了,而是想办法劝着儿子少吃零食,多吃饭。
婆婆即使给孩子多吃些粥,包子和零食,我也不再多说什么。
周末婆婆不做饭烧菜,也不陪孩子玩,而只顾着做手工,我也不再有怨言。
就这样,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事情上能够接纳婆婆的做法了,随后心境也开始转变,跟婆婆的相处,也觉得比之前舒畅多了。
而神奇的是,随着我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孩子反而越能安静地玩自己想玩的,而婆婆竟然开始从手机上学着做菜了,炒菜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我想,这大概便是境随心转的奇迹吧。
我没有去逃避我该做的,同时,主动选择调整自己的心态,拒绝抱怨。
也许,成长和改变就是这样发生的。
04写在最后
想起近几年最常流行的一句话:一切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他人便是我们的助缘,来帮助我们成长的。
作为母亲,照顾孩子和家庭,是理所应当的事,婆婆过来帮忙,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却有那么多的婆媳矛盾呢?
我想这其中大都是因为对亲近之人有过高的期待,又无法做到相互理解彼此宽容吧?一方面我们有意无意地在逃避自己对家庭那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期待他人可以为我们承担起来,做得好也便罢了,做不到位,就怨天尤人。
殊不知把自己的责任转嫁他人,才是矛盾最根本的原因,也因此错失了自我成长的良机。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派克博士,早就告诉我们: 我们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利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和独裁者。为远离责任带来的痛苦,数不清的人甘愿放弃权利,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愿所有的婆媳关系里,都能多些理解和责任感,在关系里成长,并得到彼此的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