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15堂人生复盘课》笔记八
曾国藩第一次与太平天国部队正面交锋,原本满怀雄心壮志,信心满满想一鼓作气取得首战胜利。他对自己训练的部队以及持有的精良装备都非常的有信心。面对小道消息,急于取胜的曾国藩误入圈套,首战失利,信心大受打击。经历了官场沉浮的老油条,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失败带来的沮丧和羞愧感,让他觉得无地自容,于是选择跳江自杀。我们总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原本自认为胜券在握的,然而现实却啪啪打脸,换着是谁也接受不了。但因为遭遇失败就要寻死觅活,这还是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毕竟曾国藩是湘军的带头人,若是领导都这么不堪一击,那士兵们又该如何自处。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留着生命还在,就不怕没有打胜仗的那一天。曾国藩哪里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呢,跳江也只是一时的想不开,或许只是到江边玩玩吧,不然谁跳江还带上保镖呢?被救回来的曾国藩又开始复盘了。怎么才能训练出一支好的队伍,什么样的队伍才能打胜仗呢?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若贪生怕死的士兵,上了战场人家都向前冲,而他们向后退,不但帮不了忙,还要拖大家的后腿,不良情绪还会影响一大群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战场上,只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与其留下一些做混吃混喝,只喊口号不实干的人,还不如发多一个月工资,遣散了他们得了。只有积极勇敢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才能留下来,才能和团队一起走到最后。
任何时代,优胜劣汰都是不变的道理。精减后的湘军在人数上少了一大半,但是整个部队的精神面貌和作战能力来说却是有所上升了。
当曾国藩制定出完善的剿灭太平天国的计划,正踌躇满志要大干一番时。大领导咸丰皇帝又开始犯浑了,非得要曾国藩转移战场跑到九江去。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曾国藩即便想法再完美,计划再周全,而且大领导的施压,也只能服务。然而,这一次的失败更为惨重了。不但士兵折损,连多名得力干将都折损在九江。
看着自己精心训练出来队伍,自己用心培养的干将,都在九江洗白白了,这些都是自己的心血,把兄弟们带出来,却没能带回去。脑羞成怒的曾国藩一气之下又要跳江自杀,还好保镖跟着紧,一把把他拽上来了,这才有了我们后世谈论的半个圣人,不然早就被江水冲跑了。
圣人不是生来就是圣人的,他们也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我,不断地反思成长。在成为圣人之前,曾国藩也有一颗平常心,在面对失败时并不能从容以对,也做不到不动心,在失败后的反应更让人有些莫名其妙,一失败就要跳江,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还是有待提升。 甚至会出现判断失误,情绪易怒的状况,长此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我们来看看圣人经历,从中来找到更为合适的为人处世之道。
面对突然的不确定的小道消息,即便看起来能给我们带来好,但是别被利益熏心,也别轻易相信,作出行动。可以多花一点时间来进行考证,具体分析策划行动。以便能在行动中做得更完美,取得更好的成绩。
即便面对失败那又如何,我们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失败,接纳失败,要有越挫越勇的勇气。同时我们更要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要懂得复盘失败的原因,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原因,都需要我们具体来分析利害得失,以便在后期的行动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2022-3-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