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从1897年3月5日在上海出生,到2003年10月23日在纽约的家中去世,她历上个106年的风风雨雨,贯穿了三个世纪的美丽人生。她一生学贯中西,既有中国女子的柔美,也有西方女子的独立。正如美国作家西格雷夫所说,她既是中国贫民的公主,也是中国的美国女儿。
1908年,十岁多一点的宋美龄与姐姐宋庆龄一同赴美国留学,先后在新泽西州的萨米特镇以及佐治亚州梅肯市的皮德蒙特学校、维斯理学院就读。1913年,她进入马萨诸塞州威尔斯利学院。
经过十多年的留美生涯,1917年学成归来的宋美龄回到上海老家,很快成为上海上流社会社交界的活跃分子。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她的政治气质和才干崭露头角。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1929年,宋美龄首次以“第一夫人”的名义陪同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接见外宾,成为继宋庆龄之后的第二位“第一夫人”。她活跃在中国政局中,担任蒋介石的私人秘书,主抓“遗族学校”、“励志社”和“新生活运动”几项工作。
1936年,宋美龄担任国民党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聘请美国陆军航空队前飞行员霍布鲁克当顾问,并邀请美国飞行员陈纳德来华组建飞虎队,创建中国空军。她担任了中国空军的第一任总司令,被誉为“空军之母”。
在这期间,宋美龄一直是左右政局的关键人物,她冷静睿智地与多方周旋避免国家处于过激的动荡、和平处理西安事变、促成国共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在国际交往中,她呈现完美的演讲口才和外交手段,积极寻求国际援助,在西方享有盛誉。
后来,蒋介石失却人心,于1949年12月10日,偕宋美龄飞往台湾。宋美龄就一直在台湾陪伴蒋介石,直到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
在蒋介石去世五个月后,宋美龄于1975年9月在继子蒋经国搀扶下,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至此,她彻底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1988年1月13日,在蒋经国过世后,台湾岛内曾传出宋美龄要当主席的谣言,对于这种说法,宋美龄总是一笑了之,她说:“我要打的仗已经打过,要走的路已经走过!”可见,这位睿智的女士活得多么通透,身负一世才华,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对权力没有过多的留恋,这也是她得以安享晚年,活着走过三个世纪的风雨的重要秘决。
宋美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命的完美历程,成长的路上拼命吸收,怒放的年纪全力绽放,该放手的时候绝不留恋,等待生命之花静静的调谢。也许在有些听故事的人的眼中,认为她的人生还会有更高的走向,但我认为她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因自己的贪欲违背宇宙发展的恒定规律。
美国汉迪博士发明的“S曲线”的模型,就向我们揭示了所有事物都必然会经历一个普遍性的过程。即任何事物都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一生命历程,如果人为反抗,只会拦腰截断,造成早夭。用“道”的思想来理解,这就是灾难。
道家认为,所有干扰自然规律的行为,必会为世界招致灾祸。一个人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无非是顺应了天道。主宰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尽量避免自然的运行受到外力的干扰,使之运转恢复正常,显然,在处理西安事变时,宋美龄运用了这一点,使国家和民族免于生灵涂炭。
一个人的睿智或许很复杂,或许也很简单。它需要艰苦的学习与探索、领悟,能够拥有异于常人的克制力,使自己走向简单、纯粹。看到一朵花的完美绽放与调零,比什么都好,这就是宋美龄留给这个世界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很难说谁比谁好。胜利的毛泽东就一定强过失败的蒋介石吗?我看未必。毛泽东在六十多岁,看到依然缺衣少食的人民,忧思成疾,夜不能寐。而蒋介石却在台湾的官邸,有爱人的陪伴,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这种得到也同样是大多数人求而不得的。
毛泽东与蒋介石唯一的不同,应该只是说体现在对待大众的不同态度上。毛泽东悲天悯人,劳而不获,不计得失。而蒋介石只为一己私欲,不顾人民死活,纵容日本鬼子横行,自己一家却丰足长乐。当然,他们也最终得到了他们思想深层上的追求,应该说都是成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