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孔子教我们识人 ——读《论语》89

孔子教我们识人 ——读《论语》89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21:08 被阅读0次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ī)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算得上直呢?有人向他去讨醋,他自己家里没有,却向邻居讨了醋来,转给来讨醋的人。”

微生是复姓,高是名,微生高是鲁国人,著名的直肠子。他的著名故事,是和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女子没来,大雨来了,河水暴涨,他却信守承诺不离开,抱着桥柱被淹死了。大家都说他这个人太直。孔子则认为他是沽名钓誉,曲意取宠,要名不要命。这种似是而非、虚名无实之事,孔子颇为深恶痛绝。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是就是,非就非,那才叫直。曲意逢迎,那不叫直。

“孰谓微生高直”,儒家对“直”格外强调,也有深刻的理解:“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人活在世上原本应该真诚正直;没有真诚正直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灾的。)孔子不认可微生高的“直”,认为他首先不够真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也就是说,有人向他去讨醋,他自己家里没有,却向邻居讨了醋来,转给来讨醋的人,功劳变成了他的。

“直”跟“不习”有关,很多人就是受后天的习气熏染,原本的“直”就失去了。古语说“性相近,习相远”,有时候越偏离,越厉害。这里的微生高,看着好像是在做善事,由他的行为,可以以小见大,不是醋的问题,而是这个人不真诚。如果让他去处理国家大事,处理更重要的事情,以这种习性,我们就要提防他,对他不要有过高的期望。何况他在外面已经有一个“直”的名声,那就更糟糕了。本来就名实不符,而一般人常常不会识人,都说他很直,结果误导别人。所以,孔子就在这种小事情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有些人习气深重,但是他在外面会因应某种目的做一些事情,这时候反而遮蔽了他心中的直,表现得不光明、不自然。朋友跟你借钱,你没钱,没钱就直说,拒绝借就叫直。你没钱,结果你又不拒借,跟有钱的朋友借,再转借,让人感恩戴德。其实,没有钱,为什么要假装有呢?人家感激你,那个真正给你出钱的人谁去感激?所以这种人不能叫直。

道理我们懂了,问题是孔子怎么知道微生高的这件事呢?人家跟微生高借醋,他偷偷摸摸到别的地方又转借醋,孔子都知道了,好厉害!看起来他那三千弟子都是情报员,大事小事都了如指掌。

今天学习了孔子教我们识人。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读《论语》识孔子

    为什么读《论语》?我问自己。 缘于无知。无知让人发慌,发囧。一想起十几年前突然拿到《论语十则》让我讲时的尴尬就羞惭...

  • 你做到真正的“识人”吗?一

    孔子的“三步识人” 孔子在《论语》中就曾教我们识人的三个步骤:“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读论语,识人!

    【亲子抄论语】第4天:“为政篇第二”第6-10句 昨天头突然疼,而孩子开学拿回20来本书,孩子爸忙着包书皮,孩子预...

  • 知人三步法

    今日《论语》课主要讲的是识人篇。 知人之难,就连孔子、老子这样的圣贤都觉得识人难。 老子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

  • 《论语》里孔子的“敏”2022-07-12

    《论语》里孔子的“敏” (一)《论语》里的“敏” 最近读《论语》,对孔子讲的“敏”,感触颇深。 在第17章中,孔子...

  • 创赢读书会《论语》2018.8.13 Day12 付敏

    读《论语》,我更多地了解了孔子及其思想。每天同读伙伴们从各个角度解读论语,不同视角观察孔子,有很多真知灼见。孔子在...

  • 论语漫读 :何为则民服?—孔子主要就是教如何维护统治

    论语漫读 :何为则民服?—孔子主要就是教如何维护统治 江上小堂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

  • 学习有法

    读《论语》感悟(198) 读《论语》到“子张篇”,估计孔子已去世,这里不再有孔子的金句,全是其学生子张、子夏、子游...

  • 论语

    想读《去圣乃得真孔子》,可是在微信读书里读不了,那就找孔子的论语读一读吧。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

  • 2.18罗振宇:为什么读论语(1)

    2.18罗振宇:为什么读论语(1) 孔子论语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学习文化认识自己。 学习论语会让我们沟通更顺畅,通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教我们识人 ——读《论语》8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sx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