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昨天说,中国坚持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他呼吁,发展问题不应被政治化。同时重申,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情况下,中国“理所当然要作出必要反击”。
他表示,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主张理性处理贸易分歧和问题,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5国联合参与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6月27日至8月2日,在夏威夷群岛和加州南部周边海域举行,参与人员多达2万5000个。然而,美国海军周五称,正在密切注意一艘中国间谍船在夏威夷附近国际水域的动向。美国国防部一名官员对美国之音说:“他们在窥探国际演习的情报。”
近期中国高层也是持续对外界释放对贸易战的态度,继续与美国展开较量,相比于经济上的较量,最近中美两国在军事上的动向也一直持续不断,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影响中美关系的三大核心因素是什么。
首先是政治因素。虽说经济是基础,但是在大国之间政治关系则是决定了两国未来的导向,而且双方的最核心利益也包含在政治因素中,从这也能反映看出中美两国近些年为什么一直磕磕绊绊。从事关中国主权的台湾问题到南海问题,甚至是西藏问题,都反复被美国触碰。这也决定了中美两国因为政治因素时常出现摩擦,而作为两国导向作用的政治因素出现问题,自然也就影响了中美其他方面。
其次则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算是双方合作的基石,毕竟关系到两国最基本的经贸发展甚至民众的衣食住行。但是此次中美贸易战,美国以贸易逆差侵害美国利益为名义,却忽视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一心发动贸易战,单方面的将经济因素归咎于中国,就是认为中国侵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但是经济因素一旦出现问题,例如此次中美贸易战爆发,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反应就能看出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容小视,股市下跌、关税被迫增加还只是表象,双方未来经济发展潜力被破坏才是最为危险的。
最后则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军事因素,相对于中美在政治方面的相对克制,两国军事方面则有所不同,主要问题还是在于美国军方,美国军方并不和中国军方一样,具有高度的服从指挥性,更多的喜欢和总统唱反调,这也是美国法律方面的原因,但是大国关系在军事方面如果出现误判或者不协调则对双方的安全有重大影响。因此,两国在很久之前就建立起了军事方面的交流,保证不会出现误判,从而引发战争。
所以,中美关系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受这三方面因素的不断交替影响,通过简单的分析也能看出,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喜欢充当世界老大,对他国指手画脚,对中国保持戒心,这也对双方的沟通造成了不变。而中美贸易战则比较特殊,它不是由单方面的政治、经济或者军事方面影响而产生的,更多的则是美国对中国战略转变而来,而这个转变也正是受到了三大因素的影响。
梳理下近期的新闻就能发现:
美国时间7月6日上午,美国正式对中国进口818项价值约34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7月7日,美国军舰DDG-89、DDG-65等2驱逐舰上午由台湾南部海域航经台湾海峡,判续向东北航行,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言人则称,2艘美舰在台湾海峡的国际水域进行了例行性穿越,多年来一直如此。
7月10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周二公布进一步对中国加征关税清单,拟对大约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
可见双方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领域几乎同时出现变数。中美贸易战已经不仅仅双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对抗,也是中美关系的某种倒退,由最初的合作到了现在的对抗,由于特朗普一直坚持“美国优先”的政策,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中国施压力度不排除会继续增加,中美关系将面临建交以来最大危机。
解决中美贸易战只是当前的表面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管控中美关系中的三大因素,这才是能保证两国甚至世界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即使这些问题非常复杂,甚至多变,甚至很难解决,但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管控其中的问题,中美之前才会恢复到正常发展的阶段,而中美贸易战也就迎刃而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