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前几天,单位接上级紧急通知要筹备召开党委全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某办公室内外忙成一团。单位的几位“笔杆子”休假的休假、忙事的忙事,领导自然要从基层抽调骨干来筹备材料,结果大会的领导讲话三转两转转到自己头上来。
我作为一名刚入行的新手可谓是无知者无畏,从容不迫接过任务,枯坐板凳两天两夜,周一早晨八点自认为较为完美的提交了材料,没想到却被领导一票否决,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思路不对。思路不对的言外之意当然就是没有悟透领导意图。在与领导沟通交流了大半天之后,从早晨9点到晚上7点,独自一人揣摩体会、咬文嚼字,硬逼自己完成一篇报告。先不说结果怎么样,这个煎熬的过程对自己却是是一种历练。
事后,关于如何写好一篇稿子,自己有这么一点体会:无论是起草工作报告还是领导讲话,首先要熟练掌握行文规范。
一是主旨明确。文章的思想观点、引用素材、内容表述都要为主题服务,不能背离基本的文件政策和基本经验,更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是结构严谨。任何一篇文章都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承接、相互呼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层层递进、渐次展开。在谋篇布局的时候,先后顺序如何安排、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都要精心设计。一位老前辈总结出这样的逻辑结构:首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深刻认识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责任;其次,根据上级组织的部署和本单位的实际,明确总的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再次,围绕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组织保障和落实措施,建立可行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细分到各部门甚至落实到个人。当然,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的逻辑结构,要灵活运用!
三是格式规范。每一种类型都的稿子具有特定的文体范式,这是在长期的机关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既是内容表述的需要,也是形式完美的需要。从标题、导语、正文到结尾,都要严格规范,不要随意省略,也不要随意变通。
四是语言准确。报告中或讲话稿里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转化为执行者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白纸黑字,难以否认,必须在准确性上狠下功夫,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言而可行,不能有差错,不能随意乱说。这也要求我们从开始起草到文稿出手,都要养成良好的锻词炼句习惯,一句话、一句话地写到位、抠准确,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用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删掉废话,保留精华。
目前,写文章对我来说仅仅是才起步,除了下好“先手棋”,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做得住板凳、沉得下身子,戒骄戒躁、不卑不亢,走好每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