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

作者: 半缘君byj | 来源:发表于2024-05-28 16:15 被阅读0次

        2012年冬天,在天气最冷的时候,我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住了5天。 那里的冷是纯粹的,是实实在在的。 晚上的气温在零下40C以下,屋内屋外的温差在60℃以上。人走出屋子,几分钟之后,黑眉毛就变成了两抹白霜。

        呼伦贝尔草原一年中有两个主色调,草色和雪色。每年晚春时节, 往往是雪还没有融干净的时候,青青的草就长出来了。到了秋末冬初, 草一黄,雪又铺天盖地地下来了。

        冬天的呼伦贝尔银装素裹,天地寂寥, -望再望三望仍无涯。那里没有雪花,雪在半空中就冻成了细小颗粒--这应该是天意,雪颗粒落在地上不易板结,马羊牛可以轻松地蹚开雪找草填饱肚子。

        牧户在雪原上是照放牧的。我这次到了一个牧户家里--方圆几十公里, 只有这么一户人家---他家有三四百只羊、二十几匹马,还有一些牛。 我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草原上的动物们在冬天是怎样生活的。放牧的时候,马走在最前头,它们迈开长腿蹚开厚厚的积雪搜吃草尖, 马品性高雅,只吃草尖。羊群跟着来了,它们甩开小短腿踢蹬着吃草的中部。打扫战场的是牛,牛倔, 但老实,剩下什么吃什么。牛不会蹚雪,没有马和羊开路,会俄死。

        天意,有时比科学更科学,马羊牛在冬天的草原上,就这么和谐地过着日子。

        老祖宗说得真好--和为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真正的和,是心物不分,浑然一元。和,守着天地法则, 守着大规律。

        (嘉林秀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前的风气》一书)

相关文章

  • 致中和

    我们都想在物质世界中过得更好,活得丰盛,富足,自在,甚至成佛成圣。可人性的贪嗔痴慢疑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烦恼,大部分人...

  • 致中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闻,恐惧乎其所不睹...

  • 致中和

    精神劳则越,耳目淫则竭。

  • 致中和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 致中和

    永远不要去逃避当下的每一个感觉。感觉来到时,你一定要随顺的去体验每一个感觉,不要逃避。 如果逃避,之后这个感觉还会...

  • 致中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 致中和

    致中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礼记》中庸篇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 致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 致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 古石刻 石匾

    【 中庸之道 • 致中和 】清早期,64~34,厚9。青石。中庸之道在于“致中和”并且经世致用,体现为中和之天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中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xk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