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于清晨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让人甚是清爽,鸟儿在树间欢呼雀跃,不时啾啾叫着,如同跳动的音符,几棵各不同的高大的花树散发着无限生机,这几棵树似乎在这个院子生活了很多年,足足有四层楼高,阳光和煦,院子里车来车往,人声熙攘.
上大学的时候,总觉得喧嚷大都市的灯红酒绿闪耀着别样的光芒,就像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我向它驱使,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人间最珍贵的,便是这小院里一个一个小格子中的人间烟火气,如若没有这份人间烟火,钢筋水泥便失去了它的灵魂,将黯淡无光.
不上班的时候,几乎天天待在家里,从清晨开始,便能听到院子里的熙攘,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吵,反而多了一份安心与惬意。经常看见楼底下有一家人,轮流换着哄一个襁褓中的小孩,几乎哭闹占着一半的时间,竟想着,将来这个小孩将会有怎样的故事来供人茶余饭后的闲聊消遣。
院子里有两颗丁香,一棵垂柳,还有一棵不知名的树,枝干粗壮,枝叶繁荣茂盛,大概是因为在这生活了很久的时间,竟然透着一丝坚毅与不卑不亢,一到春天,便开始争先恐后的一点一点发出绿芽,而后长成连片的绿叶,阳光只能投过仅有的缝隙照射下去,因此,树底下几乎没有长草。枝头总有几只鸟飞来飞去,欢舞高歌。小院的楼层不高,没有高层的遮挡,从二楼便能看见像泼了蓝色水彩的天空,以及变换着各种形态云朵,几棵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是极好看的。
总喜欢在家里养些花花草草,没事喜欢翻弄两下,倒腾一下位置,或是经常盯着它们看看长高了多少,有没有开花,开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香味。闲了就洒点水,这种养花的喜好没有来由,仅仅是单纯的喜欢。大概人世间有很多事情都说不上个理由吧,但就是能够让人心生欢喜,就像我喜欢养花,我先生喜欢养鱼,我先生是那种很少有特别喜欢的东西的那种,除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业之外,对于物质似乎总是无欲无求,对很多东西有着知足常乐的智慧,但对于养鱼,他似乎总是有着极大的兴趣,没事总爱盯着他的那些鱼看,一看就是很长时间,还能跟那些鱼自顾自的聊天,总不忘了给他的鱼喂食,去买鱼食,也要问哪个鱼食更有营养,也总想着再添几条鱼,或者什么时候买个更大更好看的鱼缸,在我看来,鱼只要有水和足够的氧气,以及必要的食物之外,没有什么营养可言,反正它也不怎么会长,也许这种想法就跟他觉得我为什么要老倒腾花一样吧,各人自有各人的喜好与想法,只要保留自己的想法,互相尊重对方的喜好,不去干涉就好,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都是这个理儿吧。
清闲的时候,总想让自己的精神追求丰富一些,充实自己的涉猎范围,不想着精,但也要大概知其皮毛,能够让自己眼界与格局广一些,思维更宽一些,于是便会读各种书和报纸,亦或者练练字,写写画画或者做很多题,便成了我的生活,特别羡慕那些早晨六点就能起床的人,不是因为那些充斥着各种鸡汤的文字,而是感觉早起后做事,是真真切切的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自在,于是决定从某一天开始,可似乎每次的某一天都只是三分钟热度。
一阵风吹得窗外那几棵树飒飒作响,尽情的舞动着,欢悦着,仿佛集了天地人间之灵气,自由奔放,欢欣惬意,人一生所追求,也不过如此吧!
前段时间读萧红和余秋雨,龙应台的作品,这段时间迷上了林海英,仿佛这个台湾作家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读她的文章,似乎很轻松很温暖,文笔并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白话占一大部分,但是却体现了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从旧社会绵延到新时代,既不失温暖的台腔,又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儿,从她的作品可以瞥见中国传统礼教下女性的端庄温文,又能感受特定时代下一代女性的坚毅,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孩童眼中的天真纯粹似乎淋漓尽致,看似无意中道尽了人世复杂的感情世界。
恍惚间,风停了,阳光透过玻璃窗,倾泻而入……
网友评论